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我們要公投! 因為我們是頭家!我們說了算!

公投是人民的權力,
就是孫中山的創制複決,
KMT為何要通過一個鳥籠公投?
目的就是讓台灣人不能當主人,當頭家.

全世界的公投都是一階段,
要有國際觀,要往前看,就知道要一階段或二階段.

公投是台灣人的公投,
公投不是民進黨的公投,
公投是為我們的子孫而投.
當想通這些道理,
就不會被這些中國人的歪道理所迷惑.

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自由電子報 - 經濟日報前副總編 出書爆料:國民黨7年賣股3390億元

自由電子報 - 經濟日報前副總編 出書爆料:國民黨7年賣股3390億元
楊士仁在書中指國民黨每到選舉就拋售股票,
2000年出售股票收入546億多元,
2003年又拋售752億多元,
2004年大選年,也達444億多元,
2005年沒選舉,售股收入就降為166億元,政黨輪替後,國民黨操作股票獲利越來越差,
2000年獲利162億、
2001年也有108億,
之後兩年驟降為40多億,
2004和2005年獲利更降為數億,質疑是因失去政權、黨政分離,才致獲利下降。

楊士仁表示,馬英九擔任主席後,改以出售土地和建物籌措資金,估計出售國發院土地、華夏、三中、中央黨部大樓、中華醫院、戲院等,收入約170多億,實際流入國民黨帳戶只62億,扣除支用55億,剩7億多元入帳,差異為何如此大?且出售資產,買方應概括承受資產與負債,為何國民黨還要償還銀行貸款,相當奇特。

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

自由電子報 - 黃天麟專欄/這就是澎湖化邊陲化現象

自由電子報 - 黃天麟專欄/這就是澎湖化邊陲化現象
內需市場的減損不止於來自青壯人口之外移。累計三千多億美元的對中國投資,排擠了國內投資,減損了國內的需求,工廠生產線之關閉與工人之失業,實質薪資之降低等,對國內消費也是嚴重的打擊,亞力山大只是此種台灣經濟邊陲化效應的一個受害案例而已。

什麼是邊陲化?邊陲化是,語言相同、生活習慣雷同、大小懸殊的兩個經濟體,在接觸交流過程中,小經濟體的資金、人才逐步被大經濟體所吸納,淪為大經濟體邊陲的一種過程。
邊陲化會因交通之改善、交往之頻繁而加快其速度,澎湖是顯明的例子。它在未有民用飛機場之前,人口還有十二萬,但有了澎湖—台北、澎湖—高雄之直航班機後,方便的交通使人口迅速外移台灣本島(以下簡稱台灣),現在實住人口估計僅七萬人(戶籍人口九萬)。直航確帶給澎湖不少觀光客,但也帶離了更多澎湖人到台灣,觀光客一、二天就回原地,但到台灣的澎湖人卻都留了下來(註:台東、花蓮亦有相同現象,亞力山大唐雅君後來一年有一半時間躍馬在中原)。
很多渡台的澎湖菁英在本島飛黃騰達(如台商在中國),但他們(廠商)的事業已在台灣,繳稅在台灣,投資雇用也在台灣,澎湖縣民沒得到一分錢,當今邊陲化的澎湖,只有依靠中央政府的補助與來自台灣的觀光客。

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

PChome Online 網路家庭-新聞 政治 - 謝志偉:讓台灣認同超越黨派和中國誘惑

PChome Online 網路家庭-新聞 政治 - 謝志偉:讓台灣認同超越黨派和中國誘惑
謝志偉:讓台灣認同超越黨派和中國誘惑威脅
2007-12-06 21:44/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六日電
新聞局長謝志偉今天表示,根據調查,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已從七年多前的百分之二十,成長到如今百分之六十五,甚至七十,雖然這些人不一定認同台灣獨立,但顯見國家認同已是普遍看法。接下來如何讓這種對台灣這片土地的認同超越黨派、超越中國的誘惑和威脅,就是台灣的希望。謝志偉晚間到新竹市參加世界台灣人基督教會協會第八屆會員大會,進行演講與各界分享德國經驗對他的影響時,做了以上表示。

謝志偉說,德國的經驗讓他學到「政府不是永遠對的」、
「對自己要忠誠」、
「不要害怕講心裡的話,也不要因為害怕所講的話可能不被喜歡而不講」。
他說,他從德國經驗學到就事論事,
也因為德國經驗,讓他反思國民黨愚民教育下對台灣的種種認知,進而重新認識台灣


他說,台灣的民主基礎有點脆弱令人煩惱。他認為,既然已經有人可以覺醒,那麼,國民黨應該也可以覺醒,但問題是,現在的國民黨已變成怪獸,雖然人口結構不是外來結構,但心態卻仍是外來政權,否則不會說出「終極統一」這樣的話。

他說,就算中國未來走向民主,台灣也不一定要和中國統一,因為台灣已經有自己的文化和認同,台灣對民主的評價已超過民族和國家傳統的虛幻。
謝志偉說,七年多前,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只有百分之二十,但如今已成長到百分之六十五,甚至七十,雖然這些人不一定認同台灣獨立,但顯見國家認同已是普遍看法。接下來如何讓這種對台灣這片土地的認同超越黨派、超越中國的誘惑和威脅,就是台灣的希望。

2007年12月9日 星期日

與媒體對抗 -- 觀看文章 - 中天電視台鎖定圍剿的”非常光碟”在這�

與媒體對抗 -- 觀看文章 - 中天電視台鎖定圍剿的”非常光碟”在這�
馬英九冷血基因解碼:
請點擊網址收看
http://vivataiwantv.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_07.html

Online Videos by Veoh.com

blip.tv的檔案都可下載
誰是葉武台 1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1206.flv
誰是葉武台 2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2420.flv
誰是葉武台 3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3130.flv
誰是葉武台 4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4197.flv
誰是葉武台 5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5773.flv
誰是葉武台 6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6871.flv
誰是葉武台 7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7350.flv
誰是葉武台 8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8636.flv
誰是葉武台 9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9597.flv
誰是葉武台 10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10579.flv

ps. :下載mpeg檔案會較flv大3倍
FLV Player 播放器: http://www.martijndevisser.com/blog/flv-player
或用Media Player Classic http://www.free-codecs.com/download/Media_Player_Classic.htm
附上mpg連結,按滑鼠右鍵下載

誰是葉武台 1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1206.mpg
誰是葉武台 2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2420.mpg
誰是葉武台 3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3130.mpg
誰是葉武台 4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4197.mpg
誰是葉武台 5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5773.mpg
誰是葉武台 6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6871.mpg
誰是葉武台 7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7350.mpg
誰是葉武台 8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8636.mpg
誰是葉武台 9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9597.mpg
誰是葉武台 10 http://blip.tv/file/get/Ya5tai-1010579.mpg

『馬英九基因解碼』製作人:許逢麟, 電話:04-2329-4982, 傳真:04-2329-4972 網站:http://blog.roodo.com/fact (目前還沒好)

總代理:草根出版公司, 電話02-2897-8119, 傳真: 02-2893-0462, 網站:http://avanguard.com.tw

建議直接以郵政劃撥的方式:台中市中正路郵局(2支)22650966

一片$100元

顏議員:「特別費是不是薪水」

馬英九:「我的了解不是」

顏議員:「特別費應該是公務使用的費用是不是?」

馬英九:「是!」

顏議員:「如果你把特支費當生活費使用的話怎麼辦?」

馬英九:「怎麼辦?該怎麼辦就怎麼辦.....現在我在這裡親口告訴你,我的特別費都是用在公務和公益」

------------------------------------------------------------------------------

馬英九:「....從我這八年來,乃至於二十多年來,使用特別費當時的主觀認知,都沒有把它看成是公款,而認為這是我可以自由支配使用的一筆費用」

-------------------------------------------------------------------------------

(未來台灣將普遍出現「亂馬現象」)


當馬英九可以在前面「信誓旦旦」的向議員強調...「我的特別費都是用在公務和公益」,又可以在後面向記者公開解釋「八年來,乃至於二十多年來,使用特別費當時的主觀認知,都沒有把它(特別)看成是公款」時............

難怪「中國人」會被認為是一個性喜「說謊、造假與鬼扯」的「矛盾民族」....

過去柏揚曾在一場以「醜陋的中國人」為題的演講中形容...『中國人不習慣認錯,反而有一萬個理由。掩蓋自己的錯誤。有一句俗話:「閉門思過。」思誰的過?思對方的過?....不能夠認錯是因為中國人喪失了認錯的能力。我們雖然不認錯,錯還是存在,并不是不認錯就沒有錯。為了掩飾一個錯,中國人就不得不用很大的力氣,再制造更多的錯,來証明第一個錯并不是錯。所以說,中國人喜歡講大話。喜歡講空話,喜歡講假話,喜歡講謊話,更喜歡講毒話--要毒的話。不斷誇張我們中華民族大漢天聲,不斷誇張中國傳統文化可以宏揚世界。』(註)


評曰: 「中國人」的「鬼扯病」,讓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會有令人「瞠目結舌」的「鬼扯事」發生原因?

2007年12月2日 星期日

自由電子報 - 知識與教養

自由電子報 - 知識與教養
知識與教養
一項國際針對四十五個國家或地區的小四學生閱讀素養調查,以同一篇文章翻譯為各國主要使用語文測試閱讀理解能力,首度受測的台灣排名第二十二,落後於同樣使用繁體中文的香港之第二名。中國、日本、韓國未在調查之列。

另由國內一個基金會公布的調查報告,台灣的高中生、大學生國際觀,只對重大國際事件、影視明星,較有印象,其餘所知有限,在油價高漲聲中,有五成不知OPEC。

從兒童而少年、青年,國民養成歷程同時也是知識與教養形成的歷程,家庭和學校共同扮演重要的角色,一個正常健全國家,無不思考如何培養知識與教養都能出類拔萃的國民,以完成自我人格並貢獻社會。

閱讀與書寫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語文能力,關連著一個國家的文化條件。意義在於語言文字裡,閱讀是意義的汲取,而書寫則是表達。既為知識性,也為教養性的文化條件。在德語詩人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的一首詩<書>裡,有動人的描述:

「這世界的書/並不是都會給你帶來

幸福,/但是,它們會悄悄地/教

你回到自己的內部。」

非功利性閱讀,非以考試之用為用的閱讀,使閱讀在生活中占有位置,甚至連幸福也不視為閱讀的目的,真正的閱讀意義才會產生!在台灣,太實用的人生觀,人們是無法領略到書會教人回到自己內部的真諦的!

「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但實際上,最後連鋼琴,甚至音樂也丟棄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人的意義,國民的形塑,近代市民社會的視野…豈是「星光大道」?

一個反智,反教養的社會,政治之烏煙瘴氣以及國家重建、社會改造之困難,可想而知!

(作者李敏勇,詩人)

2007年12月1日 星期六

Taiwan Yes

Taiwan Yes
2007年11月17日-歷史原點的枉然 — 台灣主權的探討 - 黃森元法學博士、江建祥律師
- 南加州台灣會館 by Camtasia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自由電子報 - 外省人的二二八 /七一三澎湖事件側寫

自由電子報 - 外省人的二二八 /七一三澎湖事件側寫
民國三十八年六、七月間,約八千名山東學生隨著國民黨政府撤退到澎湖,原本認為國民政府會遵守來台前在廣州的協定|「只有十八歲以上男同學編成『青年軍』,半天軍訓半天上課;未及齡的男女學生,一律進澎防部所設的子弟學校就讀」,但很快的就在七月十三日這一天,他們的命運改變了。當天,三十九師師長韓鳳儀在跛腳的澎湖防衛司令李振清的陪同下,來到煙台流亡學校,集合所有學生,要求從軍報國,當場引起學生反彈,指責政府違反協定。

事發後,校長張敏之、鄒鑑和五名同學被以「匪諜」罪名,船運回台灣,受盡酷刑後送到台北青年公園「馬場町」槍決,張校長在槍決前幾天,不斷跪求軍方人員:「你們趕快槍斃我吧!但求求你們放過那些學生。」而要求繼續讀書的學生,數千人被騙上船,說是要載回台灣繼續讀書,結果是船出去外海繞了一圈便「丟包」,投海餵魚。這是白色恐怖時代受害人數最多的單一事件,因此被定位為「外省人的二二八事件」。這事情在〈十字架上的校長〉一書中有詳盡描述。

台灣的「本省人」和「外省人」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合,藉由通婚、師生、同學、同事、朋友等等關係,族群已高度融合。大家都是台灣人,至少是「新台灣人」或「開台第二代」,不應再分彼此,讓我們共同為台灣的前途與安全而努力吧!

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

自由電子報 - 先設法讓產業回流吧

自由電子報 - 先設法讓產業回流吧
至於產業回流對台灣有什麼好處?首先政府可以抽取五%的營業稅;一年後再抽二十五%的營利事業所得稅,餘額分給股東,還得抽股東的個人所得稅;公司所有員工的薪資,也都得繳個人所得稅。政府稅收所得是公司股東所得的數倍,這僅是政府最直接的好處。

產業回流帶來就業機會,解決因失業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員工有錢賺就會消費,為蕭條的消費市場注入活水;回流產業需要原物料、零組件,就近採購當然活絡中上游產業;回流產業都是外銷產業,台商在中國很難借到錢,台灣金融機構資金氾濫卻找不到貸款對象,台商回流雙方受益,怎麼說對台灣沒有好處呢?

產業回流對台商老闆的獲利並沒有差別,但台商願意回來,因為回來後才能安心地、踏實地、永續地經營自己的事業。如果產業帶給股東一分利益,就會帶給當地政府與人民十分利益,因此,台商產業去了中國,帶動了中國經濟的崛起,台商產業去了越南,越南就成了亞洲的新小虎,台商產業外移了,台灣經濟也因而陷入困境,這些都是鐵的事實,其中道理一位經濟系教授怎麼可能不懂?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台灣玉山長昌台: 「守護台灣助選團」起跑

台灣玉山長昌台: 全民討黨產 . 大家五好康

陳水扁總統兼民進黨黨主席今(14)日宣示,未來追討回來的「不當黨產」將做專款專用於教育和青年創業,以實現「公投討黨產、教育免負擔」的承諾。由陳水扁總統兼黨主席所率領的「守護台灣立委助選團」,將於本週六(17日)於高雄市起動,週日(18日)則於台南縣市連續舉辦三場造勢活動,正式揭開立委選戰序幕,今(14)日並於中執會前舉行起跑記者會,強調「公投討黨產、全民有好康;打拼討黨產、教育免負擔」。陳總統首先感謝所有參與這次討黨產公投連署的黨內同志與連署群眾的努力,並且期許討黨產公投案能在明年立委選舉時順利過關。不當黨產的每一分錢都是屬於全民所有。
因此,對於未來追討回來的「不當黨產」應該做怎樣最好的運用,我特別指示行政部門用心來規劃。在這裡可以向大家保證,這些錢不會用來買武器,也不會用來做外交援助,
而是全部將專款專用於教育和青年創業,具體的內容包括以下的五大好康:
第一好康:五歲免費讀幼稚園大班。
第二好康:國中小教科書免費。
第三好康:國中小營養午餐免費。
第四好康:高中職免學費。
第五好康:大專助學貸款、青年創業貸款全部免利息。其中貸款免利息的部分,將成立一個一百億元的特別基金,運用孳息所得來支付,而其他四項所需的經費,每年要四百四十二億元,初期將以處分「不黨黨產」的所得來開辦,政府並相對提撥二分之一。依據行政院的清查,中國國民黨「不當黨產」依最保守的估計超過二千億新台幣,起碼可以支應未來十年所需,後續的經費將由政府編列預算來辦理,相關專款專用的規定也將明訂於「不當黨產處理條例」之中,使這五項好康能夠常態化、制度化。
全民討黨產 . 大家五好康
原住民: 哎呀 唉呀呀 按ㄟ 哎啊 哎呀噢 哎呀嗯噢呀
RAP: YA! GO GOGO 台灣系寶島
YA! GO GOGO 台灣未使倒
鄉親父老大家GO,
大哥擱大嫂民主進步未使倒,
呷苦當作咧呷補,
呷擱世界會喔咯
YA! GO GOGO, YA! 台灣系寶島
台灣不只系寶島,台灣系海翁
一隻海翁水噹噹,海翁公投討黨產
全民保證五好康,查補娶某,查某嫁尪,保證好年冬
YA! ONE TWO YA ONE TWO THREE FOUR
講起來金輕鬆,ㄟ做起來不簡單
但是別緊張, YA 心裡不要慌
有忙大家幫,立委全都當
總統加上黨中央,還有謝長廷跟蘇貞昌
公投把它討黨產,台灣就過關啊
聽我唸歌講故事,全民合家歡合唱:
我的家鄉在那魯灣,抱著希望來出航還咱幸福心輕鬆,牽手守護咱台灣
RAP: 來 照過來 照過來 照過來大家若說有時間,拜託ㄟ先賣酸
這裡不是上海灘,不是四川尬山東
這系台灣三角窗,有一咧阿伯仔爆米香
晃頭,米嚕,燒酒矸,ㄟ兩眼淚汪汪
眾人看著心不甘,問伊為何會心酸
他說一切一切啊攏嘛系為台灣
合唱: 我的家鄉在那魯灣,抱著希望來出航還咱幸福心輕鬆,牽手守護咱台灣
RAP: ONE TWO, ONE TWO THREE FOUR
照過來 照過來 照過來
大家若說有時間,拜託ㄟ先賣酸
這裡不是上海灘,咱系台灣三角窗
阿伯仔一面講故事ㄟ一面爆米香
有個政黨真骯髒,到處A台灣
戒嚴時代四處貪,鍋子都不沾
明明就是爛溝仔糜,騙咱說系酸辣湯
牛皮馬上穿,國家財產一直搬,千萬百萬算零星
A一窟黑隆隆,人民看了心不甘
有人給他喊不行,軍警情跟抓扒仔,馬上抓去關
合唱: 我的家鄉在那魯灣,抱著希望來出航還咱幸福心輕鬆,牽手守護咱台灣
RAP: 來 照過來 照過來 照過來 拜託ㄟ先賣酸
啊這裡不是上海灘,咱系台灣三角窗
阿伯仔一面爆米香,一面報好康
黨產若沒討回來,拼死拼活無采工
轉型正義全泡湯,天攏黑一邊,山攏欲麥崩
老K瘋貪鑽雞籠,咱草蜢仔給伊弄雞公
吼伊一咧臭面,親像K機幫
合唱: 我的家鄉在那魯灣,抱著希望來出航還咱幸福心輕鬆,牽手守護咱台灣
RAP: 黨產把它討回來,囝仔教育免負擔五歲免錢讀大班,一路免費吃午餐爸爸媽媽心也安,
不愁吃又不愁穿高中讀完念大專,大學畢業路很寬來
照過來 照過來 照過來看我阿伯仔爆米香,
公投給伊討黨產公投過關五好康台灣台灣水水, YA 台灣水噹噹
合唱: 我的家鄉在那魯灣,抱著希望來出航還咱幸福心輕鬆,牽手守護咱台灣
(+原住民)我的家鄉在那魯灣,抱著希望來出航還咱幸福心輕鬆,牽手守護咱台灣

2007年11月18日 星期日

自由電子報 - 重大經濟政策也要公投

自由電子報 - 重大經濟政策也要公投
重大經濟政策也要公投
■ 傑紳
謝長廷主張對中國開放,以解決台灣的經濟問題,這就和聽媒體的小道消息去買股票沒什麼兩樣?當冤大頭的機會是百分百。謝長廷主張開放的依據是什麼?統媒說開放是解決台灣經濟的良藥?企業家說開放是提升經濟的妙方?數據!數據!數據!請給我數據!
陳水扁是人,謝長廷是人,馬英九是人,凡是人都免不了偏見。偏偏很多人都寄望他們是聖人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事實上能解決問題的只有你自己。要解決問題必先對問題深入了解,開放對我們的好處是什麼?對我們的壞處是什麼?有什麼模型能夠推測它的影響程度?模型有什麼盲點?以本人的偏見認為,開放會增加服務業的產值,但會減少製造業的產值,關鍵就在加減分。不考慮政治問題,我只提出一個問題,台灣有那種服務業是世界知名的?是有高利基的?本人孤陋寡聞,實在提不出一個,但是製造業則不然。所以製造業是台灣的優勢,要發展台灣要善用自己的優勢,開放似乎只會削弱優勢。
誠如前述,這是本人的偏見,我是人也會有好惡。那如何解決問題?
真理越辯越明,就算沒有越辯越明,也會讓人民充分了解經濟政策的正反影響,以為將來的經濟政策公投做準備,前文說過能解決問題的只有你自己,在這朝野惡鬥,沒有是非,只有藍綠的年代,政策公投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不是陳水扁,不是謝長廷,不是馬英九,是你自己。公投過的政策,任何執政者都不可違反,只能在此政策下執行枝微末節之事。如此可避免因執政者一人的好惡背離台灣人的意志。
所以我們需要經濟政策大辯論,如果執政者真為台灣著想,當務之急是經濟政策的辯論,接下來是經濟政策的公投。
(作者為醫師)

2007年11月11日 星期日

自由電子報 - 《星期專論》美國人為台灣擔憂

自由電子報 - 《星期專論》美國人為台灣擔憂
,「前衛」出版了美國知名的台海問題專家賀森松(Bruce Herschensohn)的專著譯本《台灣:恫嚇下的民主進展》(王泰澤、張喜久譯)。
該書至少提出了五點值得重視的背景資訊和分析:
第一,當年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之際,不僅沙烏地阿拉伯提出「讓台灣人民自決」的方案,曾給尼克森總統寫過文稿的賀森松在其專著中再次證實,在尼克森訪北京前四個多月,當時美駐聯合國大使、後來當了總統的老布希提出:把安理會席位讓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時保留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次。但最後所有方案都被蔣介石拒絕。
應向台灣人道歉
流行的解釋是,蔣堅持「漢賊不兩立」。但事實是,蔣這樣做,更主要是為保住其在台灣獨裁的權力。因北京入聯後蔣再同意「中華民國」留在聯合國,就等於承認「中華民國在台灣」,而不是代表全中國,這樣蔣的專制權力的法統來源、從中國帶來的「萬年國代」就得改選。而「改選」顯然不利蔣的專權。尤其在此七年前,彭明敏等已發表「台灣自救宣言」,雷震後來也提出改國號為「中華台灣民主國」,都對蔣的虛假「大中國」提出挑戰。因此蔣是為了自己專權的一己之私,才葬送了台灣留在聯合國的機會自視蔣的傳人馬英九等,就這個重大問題,至少應給台灣人民道個歉,而不是在集會上找人扮演老蔣,繼續美化獨裁者。
美國留下「伏筆」
第二,對當年中美《上海公報》的關鍵一句「美國知悉兩岸的中國人都主張只有一個中國……」,賀森松說,尼克森後來明確指出,美國當時所以用「知悉」(原文acknowledge也可譯為了解、知道),就是因為它不是我們的政策,而只是對現實的認知。尼克森還強調,所以用「兩岸的中國人」,就是「不包括當地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否則我們的用字就會是『人民』,而不是『中國人』。」
今天,台灣民眾已近七成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認為是「中國人」的已降至個位數,那麼中美公報的「兩岸中國人」對台灣已無實質意義。美國知名的兩岸問題專家、邁阿密大學政治系教授金德芳(June Dreyer)也指出,當年聰明的季辛吉特意用「中國人」而不用「人民」,就是給台灣人留下選擇的「伏筆」。
「出賣孩子的自由」
第三,賀森松首次披露,對卡特總統宣布美中建交的公報內容,當時尼克森非常不滿,但為維持「卸任總統不公開批評現任總統」的美國傳統,而未公開批評(今天美國兩黨仍尊重這個傳統,不久前卡特公開批評布希總統,遭各界批評,最後卡特向布希總統「道歉」。這點很值得台灣政治領袖學習)。尼克森私下給卡特寫了封信,批評其一味取悅北京的政策。隨後盛怒的美國議員們通過了《台灣關係法》,以示對台灣的支持。曾加入雷根總統團隊的賀森松說,雷根對台「六項保證」的關鍵是最後一條:美國不會正式承認中國對台灣擁有統治權。這和不久前布希政府致函聯合國,強調美國不同意「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這種說法,是一脈相承的。
第四,賀森松非常關注台海局勢,已出版的九本專著,四本是寫台灣和香港。他在書中對台商一窩蜂跑到中國做生意相當擔憂。他引述二戰前美國作家米勒的警世之著《你不可和希特勒做生意》中的話說,「我們必須永遠記住:和極權國家做生意,絕對沒有純經濟關係這回事。」賀森松警告台商說,「為快速贏利,這些商人甘冒台灣下一代失去自由的危險。雖然他們不這麼想,但他們面對的危險其實是:他們正在出賣自己孩子的自由。」
拒絕「香港第二」
第五,在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後不久,賀森松和馬英九有過一場時間不短、近乎辯論的訪談。訪談後賀森松更加強烈地感覺到,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政策「明顯的相似」,「國民黨在台灣早已成為中國重要政策的代理人。」在連戰訪北京提出「聯共制台獨」後,馬英九表示,「我將盡我最大努力,繼續推動連戰的政策。」賀森松的結論是:馬英九○八年如當上總統,就會給台灣排上實施「一國兩制」的時間表;而國民黨得到的回報,將是北京賜予權力的承諾。
賀森松描述的是一個令人恐懼的「香港第二」的前景。台灣人民想逃脫「一國兩制」命運的唯一選擇,就是讓本土政權繼續執政;這更是台灣能夠加入聯合國的前提。
(作者曹長青,中國旅美作家)

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20071103大話新聞---回顧日治大事紀

回顧日治大事紀 重現被遺忘的台灣史

治台建設腳步快 日奠定現代化基礎?

走向現代化 日本治台帶來建設和法治

標榜日台融合 日本人治台也講法律

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

自由電子報 - 流浪狗為甚麼流浪

自由電子報 - 流浪狗為甚麼流浪
如果台灣有朝一日,養狗前須先繳交近十萬元結紮、預防針與保險的費用;出現於公共場所需繳抵押金,以確保公共環境衛生與其他民眾的安全;須領有執照,每年定期向相關單位報到,確認犬隻的健康狀況;再配合政府單位確實的執行條例規章,動保人員加強對飼主的監督,定能有效嚇阻一時興起想畜犬的飼主,更能加深國人對於畜犬的義務與責任之觀念,此方法定會比單只提高遺棄犬隻罰款金額實在多了。

自由電子報 - 勞工農民是二等公民?

自由電子報 - 勞工農民是二等公民?
一、就學服務:就讀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的學雜費及成績優異;榮民、榮眷及子女參加進修班;為參加國家考試去補習班補習,均享有補助。
二、就業服務:為校級以上的軍官及退除役人員,特別舉辦轉任公務人員考試。
三、就醫服務:
1、就醫掛號費、部份負擔、健保不給付的項目,全額補助。
2、退伍後有職業者,依退伍時軍階,按比率補助。
3、移居中國或國外的榮民或義士未參加健保,回國至榮民醫院就醫,全額補助。
4、住院期間的伙食費,全額補助。
5、裝設義肢、義腿、枴杖、助聽器等之費用,全額補助;鑲牙則由專案辦理。每個項目,每兩年可申請一次。
四、就養服務:
1、榮民的配偶及子女,每月可申請眷屬補助。
2、榮民移居到中國長期居住,出境前以現金一次發給半年的就養給付金,後續每半年以匯票給付,至終老為止。
五、服務照顧:
1、榮民、榮眷、遺眷享有「急難救助」、「慰問」及「災害慰問」等,數千至數萬元不等的補助,且無次數的限制。
2、國小、國中就學子女營養午餐補助,每人每學期兩千七百元。
3、遺孤三節慰問金,每次一萬元。
4、榮民子女獎助學金。
5、榮民大陸親屬來台探病、奔喪,及滯留大陸前國軍人員及眷屬返台定居,享有補助。
6、紀念慶典活動、研習參訪、編印書刊出版品,主辦或協辦國際性的會議或活動,都可申請次數不等的補助。每次補助最高五十萬元。
退輔會每年近一千四百億的預算用來照顧八十七萬人,這還不包括眷村改建的費用;近八百七十萬的工農群眾享有的卻不到七百億元。
榮民可以在咖啡廳看報;農民卻得熱死在田裡;工農子女付不起營養午餐費,榮民子民卻沒有這個問題;榮民受災、生老病死都有補助款,子女少有負擔,工農群眾每一項都要由自己或子女負擔。這難道不是造成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嗎?
六十年了,工農卻享受不到公平的福利,我們到底還要養這些特定族群多少年?請政府拿出魄力來,導正這長期不公的制度,早日將福利合理的分配由全民共享。(作者從事軟體服務業)

自由電子報 - 我是二等公民

自由電子報 - 我是二等公民
早些年退輔會在國內的大小公共工程中,依憑一紙命令,特權議價、討價的強橫形狀,無疑地加深了我對該會的厭惡感覺。我很懷疑,在其他民主先進國家裡面,是否還有這種特權部會的存在?
李文列出了多達五大項、十三小項對榮民照顧服務項目,與勞農階層所能享受得到的福利,比較起來,明顯地有天壤之別。榮民不虞有失業之苦,而勞工失業,雖有就業服務站作協助性輔導,但許多是曠日廢時等通知,在物價月月飆漲的時日裡,叫人如何等?為免如俗說的「厝內吊?」的情況發生,都嘛透過報紙自行去應徵,即使應徵到的不是自己志趣及專長所在,也只有咬緊牙根、硬著頭皮,做了再說。哪像榮民們有人為他們安排便便?
更令我血脈僨張的一項─編印書刊出版品補助。像我這樣的勞工兼文學愛好者,想出版作品,還真比登天要難。若非李文之詳列舉證,對照於享盡特權猶不知足的醜態,我們這些勞農階層中人,除了對之心寒齒冷之外,這二等公民的稱號,不就更確實而沈重地落在我們身上了!

自由電子報 - 過度照顧榮民

自由電子報 - 過度照顧榮民
李文列出了多達五大項、十三小項對榮民照顧服務項目,其實還不只這些。我的姻親是榮民,我知道他來台灣後,配住台北免費,遷到高雄還是免費,這還不打緊,最後頂讓給別人時,竟還得手數百萬。我不懂,軍人配住的宿舍不是國家的財產嗎?為什麼可以私下頂讓?
榮民不只活著時受盡照顧,連死後骨灰都有免費的安置處所。榮民過世時,不只骨灰免費安置,子女還可領取高額喪葬費用。此外,榮民眷屬過世後,其骨灰亦可免費住進忠靈塔。

2007年10月5日 星期五

老杜部落格

老杜部落格

了解平埔文化 認識趣味台灣
文章分類:台灣真性情
之前,我在中研院認識的波蘭朋友施樂文博士因為學術活動來台,也順道來拜訪我,談到他正著手籌備編寫波蘭通史,並打算將其翻譯成中文,介紹給台灣人民,讓更多台灣人民了解波蘭這個特殊的國家。
這件事,讓我感觸很深。施樂文想讓更多人認識波蘭,所以撰寫波蘭通史,我們國家也有很多人想介紹台灣給國際,長期在台灣研究領域耕耘,發表更多關於台灣的論文,希望對這塊土地有更深的討論,不過,我們的正規教育,直到這幾年才有對台灣較多的介紹與認識,使得台灣學生對這塊土地的認識很少。
其實,台灣有著豐富多元的文化,歷史人文的豐富程度,不輸給其他國家,除了各族群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外,族群間因為交流而發展出的新文化,也值得用心探討。
有趣地名 大有來頭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平埔族的後代,也可能不知道居住地的路名,可能是大有來頭,這一切都因為經過長時間的歷史轉變,現在得重新尋根。
其實,我們在研究過去歷史,追尋「我是誰」的時候,有時是很有趣的。專門研究平埔族等族群歷史的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所長詹素娟,長期探索平埔族在台灣的痕跡,她說,所謂的平埔族,是指在平地上的原住民,而非族群名稱,而台灣很多地名,只要仔細研究,也會發現其中與平埔族大有相關,相當有趣。如高雄縣三民鄉,在日治時代稱為「瑪雅峻」,光復後稱為「瑪雅鄉」,但民國46年間,因鄉境內所轄三個村子分別命名為民族、民權與民生,鄉名因此更改為「三民鄉」。不過,三民鄉現在積極想要正名為「瑪雅鄉」,找回原名。
不僅如此,台灣很多地名都是大有來歷,台北捷運淡水線的「唭哩岸」站其實是平埔族名稱;台北縣永和市「秀朗國小」、「秀朗路」的「秀朗」是從平埔族「秀朗社」的音翻成中文;宜蘭縣的「踏踏路」也是葛瑪蘭族村「踏踏社」的社名;台南的「麻豆」則是平埔族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的「麻荳社」的大本營,故稱麻豆。這些地名沒有仔細研究,不知道原來與平埔族密切相關。
現在的地名,很多是以前平埔族的社名音譯而來,多是漢人來時,聽到名稱記下來,初期,地方上多數是講閩南話的福建人,所以很多都是以閩南語的發音記錄下來,如「高雄」原來的名稱為「打狗」,寫成漢字「打狗」,其實「打狗」是高雄地區原住民對其居住地的稱呼,意思是「竹子」,因為當地有很多竹子,但漢人把「打狗」的音,寫成「打狗」這樣的文字,日本人來,轉為TaKao「他卡喔」,寫成日本的漢字,「他卡」是「高」,「喔」是「雄」,所以叫做「高雄」。
「麻豆」,除了是平埔族四大社的社名外,其實「麻豆」是南島民族語中「眼睛」的意思,只是漢人以閩南語的音寫成中文的「麻豆」,就成為現在的地名。
其實,這些地名若是深入探究,會相當有趣,我們的歷史,就存在我們的地名中,不過,在討論這些地名的時候,可以發現台灣的地名,很多都是中國化地名,這是一種無根的虛無感,也是一種危機,更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原民積極追求正名
其實,在民間社會有很多人在尋找他們的歷史,也尋求正名,我之前到花東視察,經過花蓮縣豐濱時,看見一大群人在海邊搭帳棚並舉行祭拜儀式,我停下來與他們聊天,發現除了年輕人講中文及河洛語外,年長者會講葛瑪蘭語,其中還有個中年人很有心,教年輕人講葛瑪蘭語,希望語言延續下去。
這種現象很奇怪,葛瑪蘭應該是宜蘭,花蓮縣豐濱鄉卻有葛瑪蘭族在舉行祭拜儀式,我詢問過詹素娟所長,她解釋,葛瑪蘭就是宜蘭,清朝時代改為葛瑪蘭廳,指「平原的人」,十九世紀有人遷移到花蓮,豐濱鄉的葛瑪蘭人就是已經獲得原住民委員會認定的葛瑪蘭人。
不過,這些人原本不住在豐濱,而是居住於太魯閣,後來才又遷到豐濱鄉,過去他們被畫入阿美族,但葛瑪蘭族與阿美族有所不同,他們在暑假與阿美族共辦海祭,不過兩者的差別是阿美族是農業民族,葛瑪蘭是海洋民族,是少數有海洋活動的一群人。葛瑪蘭族在現在官定的第12族,儘管人數僅有1700多人,但卻積極爭取,終於獲得正名。
不過,歷史沒有記憶,甚至過了幾代就會遺忘,要從很多記錄去追尋。日本時代,約1905年全面實施戶籍法後,戶籍簿中的種族欄,分為福、廣、生(高山族)、熟(平埔族)等分類可看出平埔族存在的痕跡,更早清朝統治台灣晚期,有很多西洋人紀錄很多平埔族的圖像,也是記錄平埔族的生活,2006年教育部發行的年曆,就是蒐集早期國外很多探險家或學者對台灣平埔族的紀錄,可以看出當時台灣的生活情況、服飾等,相當珍貴。
從歷史紀錄去探討我是誰,當然,也希望爭取自己名字,不再被張冠李戴,這些記錄都是在追尋「我是誰?」的過程中,相當重要的資料,正名成功的葛瑪蘭族,給很多族群很大的鼓舞,台北的凱達格蘭族、已經是縣定族群的台南縣西拉雅族、屏東的馬卡道族及中部的巴宰族目前也都積極推動正名,希望還原自己的族名,找回自己的歷史。
我們的國家發展歷程特殊且重要,站在歷史學者的角度,我真心希望更多人以不同角度,在客觀立場上,研究台灣,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學者,撰寫台灣通史,將台灣介紹給世界。

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

自由電子報 - <李筱峰專欄> 全台首學? 荷蘭人比中國人荷蘭人�

自由電子報 - <李筱峰專欄> 全台首學? 荷蘭人比中國人荷蘭人�
全台首學? 荷蘭人比中國人更早在台灣興學
從整個台灣史來看,在台南孔廟之前,難道不曾有學校出現嗎?十七世紀荷蘭人進入台灣,開始建教堂,設學校,傳教士兼具有向原住民傳福音和從事教育的角色。他們的傳教士不像國民黨一來就不准本地子弟講本地母語,相反的,他們學會原住民語言(當時所在範圍是西拉雅語),進而用羅馬拼音文字寫成西拉雅族的平埔語的〈聖經〉及多種宗教書籍如〈祈禱文〉、〈十誡〉等。原住民終於有了「我手寫我口」的文字,這就是台灣史上著名的「新港文」(因為在新港社最盛行)。一六四七年,荷蘭人在幾個西拉雅部落開辦主日學(Sunday schools),學童逃學還會被抓回來打屁股。另外還有成人男子學校,及成人女子學校。

2007年9月26日 星期三

自由電子報 - 達賴喇嘛能,為什麼阿扁不能?

自由電子報 - 達賴喇嘛能,為什麼阿扁不能?
郭峰淵
德國明鏡週刊專訪陳總統,記者有個提問是:「您羨慕達賴喇嘛能跟德國的總理會面嗎?」陳總統回應說:「這不是羨慕的問題,而是達賴喇嘛能,為什麼陳水扁不能?為什麼西藏流亡政府能,台灣的政府不能?」
這就是九一五入聯遊行的激情之後,我們應該思考的一個嚴肅的議題:台灣的國際處境艱難,美國又因為認定入聯公投是民進黨的選舉操作而堅決反對,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的建國運動可以從西藏獨立運動學到什麼?
西藏的經濟實力比台灣低落,政治處境又因緊鄰中國而比台灣惡劣,但在全世界它所受到的支持卻遠高過於台灣;當達賴喇嘛被邀請到白宮與美國總統見面,可是台灣總統陳水扁卻被安排到偏遠的阿拉斯加過境。台灣可以向西藏學到什麼呢?
首先,我們注意到的是,整個西方世界幾乎都被西藏及達賴喇嘛所感動,而這個感動的力量並非來自金錢,也非來自聰明的策略應用,而是源自於以佛教慈悲心為基礎的基本人權價值觀。不管是達賴喇嘛透過他與科學家的互動、他的著作,或是很多西藏高僧的演講及傳道,都深深打動了西方世界的人。
其次,達賴喇嘛所依賴的社會運動方法被西方認同。例如,因為西藏本身沒有比丘尼的傳統,而達賴喇嘛想改變此現狀,於是在今年七月間針對此議題在德國舉辦國際性研討會。在會議中儘管來自西藏本身反對的聲音非常強烈,達賴喇嘛卻不是以權威來壓迫這些反對者,而是藉著討論來凝聚共識。這種兼具由上而下的願景塑造及由下而上的積極參與,是西方變革管理理論的核心,也因此能得到西方的支持。
相對的,台灣只是選舉到時才喊喊獨立,政策一變再變,候選人所提出的偉大口號,卻又只是鬥爭奪權的工具,當然會引起美國的疑慮。
最後,是西藏對於自主的堅持,契合美國人的信念:只有不屈不撓的追求,幸福才會來臨。現在的台灣如果「只做不說」,則得不到美國人的了解;或因為美國的反對而退縮,也將不能得到美國人的肯定。
入聯是台灣建國運動的一部分,而台灣人當總統也不等於台灣建國。所以,台灣要成功的建國,其領導人需要思考的是,在當今的國際政治環境裡,受強權包圍的台灣,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應如何定位自己,並進一步提出一套普世認同的價值觀。在方法學上,藉由上而下的願景塑造及由下而上的積極參與,來凝聚國人的共識與他國的肯定。
最後,台灣人要勇敢的表達自己建國的願望,只有不屈不撓的追求(In pursuit of Independent Taiwan),獨立而民主自由的台灣才會建立。
(作者為中山大學資管系教授)

自由電子報 - 為經濟日報上一堂經濟學

自由電子報 - 為經濟日報上一堂經濟學

為經濟日報上一堂經濟學
■ 林環牆
馬英九先生曾說:「台灣經濟發展,在二○○○年前一直是亞洲四小龍的第一名。最近七年來經濟條件快速惡化,經濟表現停滯不前。」在一些特定媒體筆下,台灣經濟似已頹敗了,並被南韓超越。有趣的是,陳水扁總統九月十一日出席世界台灣商會聯合會年會,發表「台灣經濟比韓國好」的相反看法。
果然,經濟日報於九月二十日發表的「台灣經濟真比韓國好?」社論,否定陳總統的看法,謂:「將時間擴及陳總統執政的整個七年比較後,還有人相信陳總統所斷言,台灣經濟一定比韓國好? 」
筆者在此特為經濟日報社論上一堂經濟學,當然也希望民進黨上下仔細旁聽,不要因媒體唱衰,迷失於經濟數據,而不知如何擘畫台灣經濟的戰略。
經濟成長率代表一國「總合產出」或「總合所得」在一定期間內的增長速度,的確是一般衡量一國經濟表現的關鍵指標。誠如該篇社論提及,民進黨「執政的二○○○—○六年七年平均,台灣每年經濟成長率只有三.八%,較韓國的五.二%,落後四分之一以上。」照理說,台灣經濟表現應該是遠不如南韓。事實不然!
沒錯,一般各國都用實質GDP計算經濟成長率,台灣亦然。惟假使一國對外貿易條件(即「出口單價/進口單價」比率),出現持續單向惡化變動,實質GDP就會顯著高估這個國家的「總合所得」,因現行GDP統計並沒有考量貿易條件變動的損益。台灣如此,他國亦然。
就所得效果言,貿易條件改善一如技術進步,但實質GDP卻忽略了前者。
按亞銀資料,在民進黨執政之前的一九九九年,南韓貿易條件指數一一四.一,一路下滑至二○○六年的七十三.二,跌幅累計高達三十六%,即實質GDP已顯著高估南韓「總合所得」。反觀台灣貿易條件指數則變動不大:一九九九年為九十一.九,二○○六年為九十二.六,仍微增○.七%,即實質GDP略微低估台灣「總合所得」。是以,在比較台、韓最近七年經濟表現時,根據實質GDP變動的經濟成長率,一定會錯得離譜!
所幸,「實質GNI」這項所得指標能反映貿易條件變動產生的損益,從而糾正實質GDP的缺失。
按亞銀資料,若依實質GNI計算,二○○○—○六年七年平均,南韓每年經濟成長率由上述五.二%大幅調低為三.四%,
而台灣則由上述三.八%略調升為四.○%,結果,台灣贏了,符合筆者之前的邏輯推論。
實質GDP會因貿易條件變動,導致所得及經濟成長率失真,一直是經濟學界活躍的研究課題。針對此,聯合國簡稱九三SNA的國民經濟會計制度也首度提出統計方法。台灣當然有經濟問題的一面,但妄言「最近七年來經濟條件快速惡化,經濟表現停滯不前」,馬先生的經濟學要死當!
(作者為美國「台灣公共政策諮議會」研究員暨北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

2007年9月24日 星期一

自由電子報 - 台灣大戲院/ 跳舞 時代

自由電子報 - 台灣大戲院/ 跳舞 時代

台灣大戲院/ 跳舞 時代
■ 黃淵厚
八月四日,是台語歌曲第一代紅星「愛愛」阿嬤過世三週年!
二○○四年,改變台灣的,不只是「兩顆子彈」,還有兩部電影:跳舞時代、生命。
愛愛阿嬤可能完全沒有料到,她參與的「跳舞時代」上片之後,捲起的風潮巨大到使得「跳舞時代」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不只是她一九三三年主唱的歌曲名稱、不只是二○○三年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名,還是二○○五年台北師範學院研究所招生考試題(解釋名詞),並且在二○○七年啟發了「四月望雨」這有史以來第一部台語音樂劇。
「這首歌完全顛覆我對於日治時代的想像,印象中台灣日治時期的歷史,就是殖民統治帶來高壓、戰爭、悲慘與貧窮,台灣曾經這麼文明快樂過嗎?」導演之一的簡偉斯形容她第一次聆聽「跳舞時代」的震撼!
另一位導演郭珍弟更直截了當的說:「跳舞時代」用台灣話白話文抒發了當時中產都會新女性所追求的理想生活。
阮是文明女,東西南北自由志。逍遙佮自在,世事如何阮不知。阮只知文明時代,社交愛公開,男女雙雙,排做一排,跳狐步舞我上蓋愛。
從歷史的欺瞞,到女力的衝撞,簡、郭兩位五年級的留美碩士,像兩顆子彈,射穿了遮蔽台灣常民視野的黑幕,投進熱與光:
Taiwan gets recast in a different light/The 1920s and 1930s were a time of change and excitement and ’Viva Tonal’ captures that feeling
二○○四年五月二十一日,英文的台北時報用這個標題來形容「跳舞時代」這部電影。
於是,當白冰冰在她的「台灣加油」專輯之中,以她的演歌甜美音色,接唱古老留聲機傳出的「跳舞時代」這首老歌時,我們不只看到橫跨三個時代的新女性形象,也看到三個世代的記憶串聯,從一九三三到二○○四,台灣母親的年輕面貌。
當然不是沒有雜音。
資深的影像工作者王墨林就說這部紀錄片「在根本上就忽視了做為片子背景的那段殖民歷史…何嘗不是對現實世界逃避的一種頹廢、虛無的真實狀態呢?」
但是,他也說「假若不是為了要在現實世界尋找真實到底是什麼碗糕時,無論我們去『拍』或去『看』紀錄片的意義,大概就變得沒什麼特別意義了。」於是我們就不勞費心去回答他的質疑了!
一年多後,政大的郭力昕教授說:「這部電影從正面的角度發掘並宣揚台灣在一九三○年代的殖民歷史,當時某些中產階級在日常生活裡享有日本殖民者所帶來的現代性。該片的導演/製片做出一個聰明的行動來拉抬票房收入:他們邀請前總統李登輝來觀賞影片…李登輝對於許多跟隨他台獨立場的群眾,具有極大的政治影響力…有效地為該片招來更廣泛的戲院觀眾。」
作為一種行銷手法,郭力昕或許在表示一種讚美;事實上,當年十月上片的「生命」,透過現任總統陳水扁又行銷了一次,從而成為當年國片賣座冠軍。紀錄片拿下票房榜首,放眼國際,恐怕也是台灣第一吧!
當然,郭力昕這種因為所以,缺乏足夠的數據與證據。但是以「殖民摩登」嘲諷,郭、王這兩位外省第二代的批評,不能說沒有道理,更不能指責為第二代殖民者的表達。
時代的下一舞步,何妨就從這裡開始?(作者為大學副教授)

自由電子報 - 非原住民台灣人的基因結構

自由電子報 - 非原住民台灣人的基因結構
非原住民台灣人的基因結構
■ 林媽利
從基因的結構上,台灣人分少數的台灣原住民及大多數的非原住民台灣人,台灣原住民在台灣島內經過幾千年長期的隔離,形成相似及一致的基因結構。
非原住民的台灣人是由多個族群融合而形成,因此基因結構多樣及互異。
我們共分析一百名非原住民台灣人的體染色體組織抗原、母系血緣及父系血緣,試著探討台灣人與周圍族群的關係,也就是與台灣原住民、東南亞島嶼族群(印尼、菲律賓)、中國的福建廣東及亞洲大陸的關係。這一百人中有十九人的近代祖先來自福建廣東,三人的祖父來自其他省份,沒外國祖先。
組織抗原及許多體染色體基因的研究,可從建構族群關係樹測定族群間親緣的遠近關係,可惜這關係樹看不清楚混血的情形。
然而我們成功的比對了福建人與台灣人間共有組織抗原半套型的情形,發現台灣人的半套型基因有四十八%是來自福建,其他五十二%主要來自原住民、東南亞島嶼族群及少數的可能來自歐洲、日本、東北亞、印度及西藏。母系血緣是粒線體DNA的序列在複製時發生錯誤的複製(突變),新的突變傳下去形成新的母系血緣,母系血緣是經母親的卵子傳給女兒及兒子,再經由女兒的卵子傳到下一代,精子的粒線體並不進去受精卵,所以女性的粒線體DNA代表母系的血緣。Y染色體上DNA的突變形成父系血緣。母系血緣的研究遠較父系血緣多,所以母系血緣的型別多樣,讓台灣原住民的母系血緣可以很清楚的和亞洲大陸的血緣區分。
我們的研究顯示台灣原住民與東南亞島嶼族群(印尼及菲律賓等)在血緣上很接近,不易區分,而且顯示台灣原住民在上萬年之間陸續來自東南亞島嶼,其間兩地部分族群可能有相互遷移。我們用這二大族群的母系血緣與一百個台灣人比對,結果發現台灣人的母系血緣有四十七%屬於台灣原住民及東南亞島嶼的族群,四十八%屬於亞洲大陸,還有五%屬於日本的母系血緣。父系血緣雖不像母系血緣可以清楚的區分亞洲島嶼與亞洲大陸的血緣,但這一百人中的五十八名男性可歸類為四十一%的父系血緣來自台灣原住民及東南亞島嶼族群,五十九%的父系血緣來自亞洲大陸。從以上三個基因系統看到台灣人的基因有多方不同族群的來源,有台灣原住民、東南亞島嶼、中國東南沿海及亞洲大陸,還有意想不到的少數日本人及白種人。
台灣人的基因結構根據體染色體組織抗原,母系血緣及父系血緣三個不同系統的分析得到相當接近的結果,就是台灣人的基因大概一半來自台灣原住民及東南亞島嶼族群,另一半來自福建廣東及亞洲大陸。歷史上唐山公的故事可從台灣人有五十九%亞洲大陸的父系血緣得到印證,至於平埔嬤在歷史上的重要性還是很清楚的看到,之後唐山嬤的大舉遷台建構了另一半的母系血緣。母系血緣是看外祖母的血緣,父系血緣是看內祖父的血緣,從組織抗原可以看到外祖父及內祖母的血緣,在一百人當中只有三十三人的父母系血緣全部來自亞洲大陸,其他六十七人的父母系血緣是混合了台灣原住民、東南亞島嶼族群及亞洲大陸的血緣。分析這三十三人的組織抗原半套型的來源,看到十八人帶有台灣原住民的基因,十人帶有中國東南沿海越族特徵的基因,二個西南亞洲基因及各一個北方漢人、藏人及歐洲人的基因,所以根據三個系統的分析,八十五%的台灣人是帶有台灣原住民的血緣,所以是平埔公、平埔嬤、唐山公、唐山嬤,還有高山公、高山嬤及少數外國基因一起建構了非原住民台灣人的基因。(作者為馬偕醫院醫師)

2007年9月23日 星期日

自由電子報 - 星期專論 台灣正名是「常識」

自由電子報 - 星期專論 台灣正名是「常識」
星期專論 台灣正名是「常識」
在三十萬人聚會高雄,四千人聚會紐約,更有歐洲、加拿大、日本等各地台灣人齊聲發出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呼籲之際,「前衛」出版社上週及時推出了為美國獨立之路奠基的《常識》一書。這是該名著問世二百年後,台灣首次有了繁體字譯本。

《常識》是人類思想史的經典著作,對美國人的思想影響深遠。二○○三年美國最大連鎖書商「邦諾書店」統計出的影響美國歷史的二十本書中,《常識》不僅入選,且位居榜首!

《常識》告訴人們,選擇獨立是天賦人權,人民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尤其對今天爭取國家正常化的台灣人民,它更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當年美國的獨立之路,比今天台灣的奮鬥更艱難。在內部,英國移民佔四分之三,他們在血緣、情感上自視「美洲英國人」;在外部,有大英帝國的軍事鎮壓。但最後美國人成功了。這其中因素很多,但從個體來說,有三個人做出了最重要的貢獻:

「把一個獨立國家留給後代」

一是《獨立宣言》作者傑佛遜,提出人生來具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奠定了美國獨立和自由的理論基礎;
二是首任總統華盛頓,領導了獨立戰爭,並在最艱難之際,獨撐大局並獨自做出重大決定;
第三個就是疾呼人民有選擇獨立權利的《常識》作者潘恩(Thomas Paine)。

縱觀美國獨立的歷史,如果說傑佛遜奠定了獨立的理論,華盛頓指揮了獨立之戰,潘恩則是用文字的號角,吹出了獨立戰爭的士氣和激情。三個人像「三腳架」,為美國撐出了一片偉大、自由、獨立的天空!

但是和傑佛遜、華盛頓不同的是,潘恩不是美國人,而是一個英國人。但潘恩完全超越「大英帝國情結」,視美國人民獨立的「權利」高於他作為英國人和英國的共同「國族」利益。

當時美國內部也存在激烈的統、獨之爭,那些「大英帝國」的維護者,主張保持現狀;即使那些認為美國應獨立者,也恐懼英國的軍事力量,而不敢支持「美獨」。在這種背景下,潘恩寫出《常識》這本書,清晰、堅定地指出:
美國獨立是基於一種「常識」——美國人民有權利選擇,獨立是「遲早要發生的必然趨勢」。
他呼籲人們和英國決裂,把「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立國家留給後代」。
連「美利堅合眾國」這個名字,也是潘恩最早喊出來的,因而他被稱為「獨立戰爭的號手」。

「國家認同」是不能妥協的

在有人提出與英國「和解」時,潘恩旗幟鮮明地痛斥。對於潘恩來說,獨立的「權利」是不能妥協的,在國家認同上,是不能、也無法「和解」的。他對妥協派毫不客氣地說,「如果殖民地人民在目前的鬥爭中都抱著這種膽怯的想法,後代的子孫一定會以厭惡的心情來想起他們祖先的名字。」

當時美國才三百萬人口,《常識》銷售了五十萬冊,是僅次於《聖經》、影響最大的一本書。那些充滿激情、膽識、洋溢著必勝精神的文字,極大地啟蒙、鼓舞了爭取獨立和自由的美國人。連華盛頓本人也被潘恩的《常識》說服和打動,而完全放棄了對英國的幻想。他給朋友寫信說,「我們必須和英國政權一刀兩斷」。因而美國第二位總統亞當斯說,「如果沒有《常識》作者這枝筆,華盛頓所舉起的劍將是徒勞無功。」

但疾呼美國必須獨立的潘恩,並不把獨立看作終極價值,他更看重的是美國獨立之後,建立一個和英國君主制、法國貴族統治等完全不同的民主共和制度;從而把「建國」和「共和」連到一起,把美國獨立提升到建立人類全新政治制度的高度。這是潘恩支持美國獨立的初衷和理想;後來二百多年來美國走的道路,正是在潘恩等鋪設的基石上,或者說是他的夢想成真!

「制定新憲法,正名為台灣」

二百年後的今天,台灣正在走著同樣的獨立之路,那就是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常識」、認同「常識」,並大聲地說出「常識」——人民有選擇的權利!高雄和紐約的台灣入聯大遊行,都在向世界展示不可阻擋的台灣民意!

在月底將召開的民進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如果能在《正常國家決議文》中補入「制定新憲法,正名為台灣」這樣明確的文字,就等於向世界發出更清晰的信號。如果民進黨的全國代表們都不敢說出「常識」,那還怎麼來說服美國、聯合國和國際社會?人們期待,人們更相信,當年制定台獨黨綱、走在人民前面的民進黨,今天絕不會落後於民意!

《常識》在台灣問世,得益於譯者陳水源先生的努力。這部經典著作將給台灣讀者帶來一個重新認識「獨立價值」的常識世界。對於這個「常識」的實現,潘恩在書中斬釘截鐵地預言:「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不屈不撓,我們就有希望得到光榮的結果。」

(作者曹長青為中國旅美作家)

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

閃靈、媽祖行銷入聯 文化創意政治標籤化?

RtiNewsIndex
◎音樂傳達政治理念 閃靈:公民的責任

  這是台灣閃靈樂團特別為台灣推動公投入聯案所做的歌曲「unlimited Taiwan」,讓閃靈在美國各地巡迴時成為了媒體注目的焦點,一些從來不聽重金屬搖滾的台僑,甚至還為此當起了追星族,讓閃靈所到之處都受到熱烈的歡迎。

  但閃靈的效應可不僅如此,利用歌曲,閃靈成功地讓美國當地的粉迷認真思考了台灣入聯的議題,許多年輕的樂迷甚至寫email告訴閃靈,要在高中公民課上,以台灣入聯的議題做報告,讓閃靈非常感動。

  事實上,像這樣以歌曲傳達政治理念的做法,閃靈並非第一人,早在美國反戰的年代,女歌手Joan Baez就曾高唱「we shall overcome」、著名的歌手約翰藍儂的反戰歌曲「imagine」也曾感動了數以千萬的歌迷,談起這些前輩,閃靈樂團的主唱Freddy說,這是盡一份公民的責任。他說:『例如radio head,英國的,它就一直在講反WTO反全球化的政治議題,例如.Rage Against The Machine就一直在講左派的事情,其實在西方社會搖滾樂團有它自己的政治理念或是公共議題理念都是很正常的,我一定不會輕易放過不管是台灣或是國際上的政治人物或組織,如果他做對我們不公平的事情,或是沒有履行當初競選的承諾,我覺得這是身為公民的責任。』

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自由電子報 - 不要把台灣民主丟進垃圾桶

自由電子報 - 不要把台灣民主丟進垃圾桶
不要把台灣民主丟進垃圾桶
■ 辜寬敏


「很久很久以前…」,故事總是這樣開頭。今天,我要在此告訴各位一個故事,這是一個長久以來被世界和美國所故意忽視「有關台灣」的真相。我們相信,可能有七、八成的美國民眾知道「台灣」這個國家;但是也許只有一%的美國人知道:「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更進一步,可能只有○.○○一%的人知道:「為什麼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

我要告訴各位的事實真相是:我們的國家「台灣」,已經被聯合國「政治隔離」長達三十六年了,而且是全世界唯一被拒絕進入聯合國的國家。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人權,長期被聯合國和美國政府「視而不見」,如同美國小說家洛夫.艾立生(Ralph Ellison)所描述,黑人的人權長期以來被白人「視而不見」。

中國以近一千枚的飛彈對準台灣,時時威脅要併吞台灣。中國是極權獨裁的共產國家,美國卻與獨裁中國聯手壓制民主台灣,讓我們不解與痛心。美國政府稱伊拉克是「恐怖主義國家」,卻對中國的「恐怖主義」和危害西太平洋安全的軍事擴張行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必須對美國政府提出嚴重警訊:美國對中國的縱容,正在重演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首相張伯倫對希特勒的縱容!

美國白宮官員Dennis Wilder說:「台灣不是一個國家。」雖然我們台灣人對這句話感到憤怒與屈辱,但我們同時覺得鬆一口氣:這是一個美國政府刻意「視而不見」半個世紀的歷史事實,今天美國終於選擇面對了。不過,我們想問的是:「台灣不是一個國家」的處境,美國難道沒有責任嗎?二次大戰後的舊金山和約並沒有處理台灣歸屬,美國讓蔣介石軍隊軍事佔領台灣,蔣介石政權在台灣施行獨裁統治,殺害數萬無辜台灣人民且實施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統治,讓台灣人陷入最黑暗和孤立的境地。

一九五○年後近四十年中,台灣人民為了推翻獨裁統治,犧牲數萬人的生命、青春和血汗。我們付出慘痛的代價,不只是追求民主自由,我們更渴望建立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這是台灣人幾百年來被殖民統治的必然結果。我相信所有美國人都能體會和了解。

我們正在努力中。可是,當台灣人民希望用最民主的公民投票、以人民自決的方式確認「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時,美國政府對我們說:「不,你不能做。」當我們人民希望用公民投票,來表達全體台灣人渴望加入聯合國的心聲時,美國政府又再次警告我們:「不,你不能做。」我想請問所有美國人:「如果當年沒有美國建國先賢堅持奮鬥,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會有今天獨立自由的美國嗎?」美國政府鼓勵台灣發展民主,卻又警告台灣:「你可以享有民主自由,但是不能公投、不能宣布獨立。」請問這合理嗎?美國人可以享受百分之百的民主,台灣人只能享受一半的民主?美國建國先賢追求獨立,台灣人不能追求獨立?

目前有七十七%的台灣人民,希望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所以,我們希望在明年總統大選,以公民投票的方式,讓人民用一張一張選票來表達「台灣要加入聯合國」的心聲,用人民集體意志的表現,讓全世界看到台灣人的心願。這樣卑微的民主訴求,竟然遭到美國政府的強力壓制,台灣人民非常失望與憤怒。台灣人對美國有很深的期望和感情,我不希望「南韓反美」的戲碼在台灣重演。

台灣和北韓的人口相當,可是台灣的經濟發展與民主成就非北韓所能比擬,然而,即便美國沒有承認北韓,也不曾在一九九○年反對北韓申請入聯。對比之下,美國對待台灣的態度非常令人失望。難道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人權不需要被尊重嗎?我們了解美國反對台灣入聯,是擔心引起台海軍事緊張,但是二次戰後六十年的今天,美國華府人士還認為和中國合作來壓制民主台灣是最好的抉擇,我們不禁要問:美國的睿智領導力是否已成過去式?

只要民主台灣一日不能加入聯合國,聯合國將永遠有一個「良心的缺口」;只要美國不協助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幫助台灣加入聯合國,美國將永遠有一個「羞恥的印記」。

二○○三年我曾經在此登報告訴美國政府:「美國應嚴肅檢討一個中國政策。」因為一個國家的重大政策執行三十年不變,已經非常荒謬;更何況台海現狀已經完全不同於三十年前的時空,美國「三個公報」的立基點已完全改變。根據最新的台灣民意調查,自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已經高達七成,認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者達七十五%。所謂「上海公報」中所描述的「兩岸中國人都認為中國只有一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已經不是事實。美國政府必須正視這個「政治現實」,否則「對台政策」將一錯再錯,攸關亞太地區的政治判斷也會出現嚴重誤差。

十多年來,中國對台灣文攻武嚇與外交封鎖,讓台灣幾乎無法呼吸,但是,台灣仍然用盡一切力量存活著。我要在此告訴全世界:「台灣仍然存在!」我們小而美麗的國家,依然豎立在西太平洋上;偉大的台灣人民,依然為我們摯愛的國家全力奮戰著!上帝和美國人民做我們的見證:我們絕不被擊敗;台灣最終一定會戰勝!

布希總統說:「你不能把民主自由收進盒子裡。」在民主的道路上,我們得到許多美國朋友的支持與鼓勵,就在台灣人要決定自己未來的關鍵時刻,我誠懇呼籲所有偉大的美國人民和政治家,請你們勇敢告訴美國政府和聯合國:

不要把台灣的民主自由收進盒子裡!請幫助台灣加入聯合國! 

(作者為前總統府資政,本文為英文摘譯)

美國還欠台灣一個自決公投

美國還欠台灣一個自決公投

今年8月,在美國國務官員拋出「中華民國是多年未定的議題」說法之後,旋即美、日、加三國又致函聯合國,表達不接受「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立場。至此台灣又成為國際注目焦點,並把台灣地位問題浮上檯面國際化,也迫使美國表態,然而中國喉舌都不敢對該國內人民做詳實報導,台灣統媒更加不敢還原歷史,省視箇中來龍去脈。傲笑年糕特地把多位台派前輩,長年蒐集並已發表有關「台灣地位與主權」的相關文獻,採編年的方式重新輯錄,提供糕友參考。內容有點長,適合颱風天慢慢看。其中可以發現兩個要點:一、蔣介石父子均清楚知道台灣並非中國領土,卻一直欺騙台灣人民;二、美國政府立場從頭到尾都沒改變,他們對台灣有其責任,他們必須協助台灣公民自決!但是他們都未付諸實現,所以美國還欠台灣一個自決公投!也誠摯呼籲陳總統、李前總統好好參照歷史真相與國際慣例,去省思台灣的下一步提供國人建議方向。同時協商美國終結蔣氏政權的「代理軍事佔領」任務,敦請聯合國監督暨協助台灣公民自決,並嚴禁中國參與或介入國際監督之列。也請謝長廷先生好好思索腹案,也給台灣一個機會!至於馬丁丁,一個蔣氏詐騙集團的後人代表,那就免了吧,就讓他帶著福建省連江縣去跟中國去「終極統一」吧!


重點摘要:


蔣介石父子均清楚知道台灣是盟國託管地
1. 1949年6月18日,蔣經國於日記:蔣介石對蔣經國說,「英、美恐我不能固守台灣…使其太平洋海島防線發生缺口, 亟謀由我交還美國管理......」。(《蔣經國先生全集》, 第1冊, 第446頁)
2. 1949年6月20日,蔣經國於日記:父親接獲我駐日本東京代表團來電報告,略稱「盟軍總部對於台灣軍事頗為憂慮,並有將台灣由我移交盟國或聯合國暫管之擬議」。父親極為憂慮,立即復電,請該團負責人就此事與麥克阿瑟元帥詳談......。(《蔣經國先生全集》, 第1冊, 第447頁)
3. 1950年3月13日,在陽明山莊革命實踐研究院對著國民黨的文武百官的演講,題目是<復職的使命與目的>,蔣介石說:「我們的中華民國到去年(1949)終就隨大陸淪陷而已滅亡了,我們今天都已成了亡國之民,而還不覺,豈不可痛…」已經滅亡的中華民國,其主權當然由繼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這也是為什麼1997年香港會歸還給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是台北的中華民國。
4. 蔣經國在「風雨中的寧靜」一書中曾說:「…計謀由我交還美國管理…」,文中又說:「余必死守台灣,絕不能交歸盟國,…。」事實證明,蔣介石父子早知台灣真正的國際定位,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欺騙台灣人。
5. 1952負責台北和約簽訂的﹝中華民國﹞外交部長葉公超向「立法院」解釋這個條款時表示,《舊金山和約》「並未規定把這些島嶼歸還給中國」。當時是「立法院」就中日和約進行質詢,有立法委員說:「台灣和澎湖群島的地位是什麼?」
葉 公超回答說:「事實上,這兩個地方正由我們控制……然而微妙的國際形勢使得它們不屬於我們.在現行情況下,日本沒有權利把台灣和澎湖群島轉移給我們,即使日本有意如此,我們也不能接受……。」(Despatch No.31 from the American Embassy in Taipei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July 23, 1952, Enclosure 2, at p.2.)
6. 1950年,美英兩國開始草擬「與日本的和平條約」。蔣介石中國政府亦主張臺灣與澎湖群島,日本不要指定認撥「過戶」給中國,僅需作表示「放棄」之懸空割讓。這是為了確保蔣介石政權他所流亡與託管的臺灣和澎湖群島,不會落入當時已佔領統治中國的中國共產黨政府之手。
蔣介石在後來對和約的訂定有明確的指示:
和約的訂定只要確保我方在臺灣的利益,千萬不要提起臺灣地位歸屬的問題。

…………………………………………………………………………………
美國政府立場部份


1. 1949年1月19日,香港大公報東京航訊, 盟軍統帥麥克阿瑟表示:「台灣現在還不是中國正式的領土,因此南京垮台後,中共不能進入台灣,美國將協助台灣人獨立,並將提交聯合國決定。」
2. 1949年6月9日美國國務院提出了一份關於台灣問題的政策建議書,內中旨要是:蔣介石國民政府在台灣治理不當,已喪失託管的能力,應由美國和部分盟國出兵佔領,後由台灣公民投票,要求聯合國託管。
3. 1949年6月23日,美國國務院政策計劃處主任(著名的「蘇聯通」) 喬治‧肯楠(GEORGE F. KENNAN, )向國務卿提出 PPS 53號 意見書「美國對福爾摩莎、澎湖群島的政策」( 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Formosa and the Pescadores, ),指明:
一、欲使臺灣、澎湖群島免去被中共佔據,並與中國大陸絕緣,須先排除國民政府在臺灣之統治,代以暫時國際性或美國之管理,使臺灣居民有自由投票決定誰屬之權利。
並附上一份處理臺灣的意見(A Possible Course of Action with Respect to Formosa and the Pesadores),建議國務卿將幾項辦法提出NSC供選擇:
一、請菲、澳、印三國,以中國內亂將擴至台澎,危及東南亞安定為由,要求聯合國於一年內在臺灣舉行公民投票。
4. 1950年5月30日,主管亞太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魯斯克(Dean Rusk)約國務院同僚於私寓,討論臺灣問題,認為臺灣局勢已經很嚴重,惟有請蔣介石自向聯合國提出託管臺灣之案,由美國予以贊同,並以武力立加防護。
5. 1950年7月28日,艾奇遜電覆美大使,囑其向英國外相探詢英國對於長期處理臺灣之意見,並表示:
 美國雖然認為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都可在長期方案中加以考究,但臺灣人民對於歸屬中國之意向,亦應考量,不能以開羅宣言為處理臺灣之定案。而處理臺灣之方法:(1)交還日本、(2)交給中共、(3)聯合國託管、 (4)獨立、(5)公民投票,均可研究。但必須在韓戰結束以後, 視其時--太平洋情勢如何再作選擇。而其方法,則必須和平。
6. 1959年11月1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發表「康隆報告」。
(節略)報告間接地以下面這些話提到蔣經國和其黨羽:
  假如在臺灣的領導者與共產黨妥協,美國的立場一定極為窘迫。它需緊急作決定,是否干涉,以保障臺灣人的自決權。
康隆報告倡成立臺灣共和國,其軍事防衛和遣送難民返回中國大陸或前往他地,可由美國保證執行。文中又謂,將臺灣交中共以圖在亞洲尋求一總解決方案,若非經臺灣人同意,是「不道德的行為」,且將會嚴重損害美國與其他求美國協助而維持獨立的較小國家間之外交關係。




…………………………………………………………………………………

本篇引用自
1.台灣主權相關歷史集
2.《台灣地位問題對話錄》三部曲--〈公投一個願景〉
3.雲程::由軍事佔領到重建
4.認識台灣的歷史定位--抬起胸膛做個真正的台灣人吧
5.中華民國窩藏還是李登輝窩藏
[原文轉貼]

台灣主權相關歷史文獻輯錄

底下收錄歷史上的相關資料,足以說明台灣主權不屬於中國也不屬於中華民國。
…………………………………………………………………………………
1895年
西元1895 年清帝國依據馬關條約把台灣與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由大清李鴻章之子二品頂戴李經方與日本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在台灣基隆外海日輪「橫濱丸」上辦理台灣 主權移交手續,當年日本依國際公約給台灣人民兩年時間,自由選擇國籍。只有數千人選擇返回中國,台灣正式成為日本的一部份。

…………………………………………………………………………………
1936年
1936年中華民國憲法草案裡規範了中華民國之領土為何。五五憲草第4條原文為「中華民國領土為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西康、 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郟西、甘肅、青海、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察哈爾、綏遠、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中華民國領土非經國民大會議決,不得變更」。由此可見中華民國憲法承認台灣非其領土。

有人說,1936年時台灣為日本佔據,當然不在五五憲草規定領土之內。此說似有理,但詳究即知無理。遼寧、吉林、黑龍江當時也為日本佔據,卻列入五五憲草,足見該國承認台灣非其領土無可辯駁。即使是其領土,被日本佔據,是根據馬關條約,收回時也應有法律依據。但中華民國「收回台灣」沒有法律根據,也 沒有完成法定程序。

…………………………………………………………………………………
1942年
1942年,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宋子文在重慶國際宣傳處記者會中,有記者問到:「戰後之我國,在領土方面是恢復到九一八以前之狀態?抑或恢復到甲午以前之狀態?」宋子文回答說:「中國應收回東北四省。台灣及琉球,朝鮮必須獨立」

…………………………………………………………………………………
1945年
1945年6月26日簽訂聯合國憲章時,中華民國亦為簽字國之一,蔣介石及國民黨當然知道。其第77條規定,由日本、義大利分離的領土,交聯合國託管。第76條規定,託管最後的目的在使之自治、獨立。而杜魯門提及的舊金山對日和約,當時已在起草,內定日本放棄台灣亦即台灣由日本分離,適用聯合國憲章第76及77兩條,託管、獨立,蔣介石也參與了。

1945年國民黨部隊到台灣以盟軍身分接受日本投降, 擅自把台灣人的國籍改變成中華民國國籍,違反國際法海牙公約及日內瓦公約「軍事佔領不改變佔領地主權,不改變人民國籍」的法規.

…………………………………………………………………………………
1946年
1946年8月,英國外交部致函中華民國駐英大使館:「………不能自身將臺灣主權由日本移轉中國,應該等候與日本簽訂和平條約,或其他之政治外交手續而後可。因此,臺灣雖已為中國政府統治,英國政府歉難同意臺灣人民業已恢復中國國籍。」

1946年9月26日,英國外交部再度重申上述函文內容,特別強調:「並未將臺灣主權由日本移轉中國,而必須等候與日本簽訂和平條約,或其他之政治外交文件決定」。

美國國務院於1946年11月致中華民國備忘錄,與英國立場完全一致。 而中華民國政府也同意:「按照國際公法在和約未簽訂以前,在日僑民究竟應視作中國人或日本人或被解放人民,本團(中華民國駐日代表團) 不擬與總部作法理上之爭執。」

…………………………………………………………………………………
1949年
1949年1月19日, 路透社南京電:「鑒於南京政府一部份遷往台灣,美國向國民黨警告,在對日和約簽訂之前,盟軍總部對台仍負有任務,故南京可遷都廣州,不能遷都台灣」

1949年1月19日,香港大公報東京航訊, 盟軍統帥麥克阿瑟表示:「台灣現在還不是中國正式的領土,因此南京垮台後,中共不能進入台灣,美國將協助台灣人獨立,並將提交聯合國決定。」

1949年1月22日, 合眾社台北電:「蔣介石如果前來台灣,逃避中共報復或在台設立流亡政府,那麼他將在一個非正式屬於中國的領土上進行活動。根據1943年的開羅宣言,中國對於台灣僅有實際管轄權,而真正合法主權,有待對日和約簽訂之後」

1949年6月9日美國國務院提出了一份關於台灣問題的政策建議書,內中旨要是:蔣介石國民政府在台灣治理不當,已喪失託管的能力,應由美國和部分盟國出兵佔領,後由台灣公民投票,要求聯合國託管。

1949年6月18日,蔣經國於日記:蔣介石對蔣經國說,「英、美恐我不能固守台灣…使其太平洋海島防線發生缺口, 亟謀由我交還美國管理......」。(《蔣經國先生全集》, 第1冊, 第446頁)

1949年6月20日,蔣經國於日記:父親接獲我駐日本東京代表團來電報告,略稱「盟軍總部對於台灣軍事頗為憂慮,並有將台灣由我移交盟國或聯合國暫管之擬議」。父親極為憂慮,立即復電,請該團負責人就此事與麥克阿瑟元帥詳談......。(《蔣經國先生全集》, 第1冊, 第447頁)

1949年6月23日,美國國務院政策計劃處主任(著名的「蘇聯通」) 喬治‧肯楠(GEORGE F. KENNAN, )向國務卿提出 PPS 53號 意見書「美國對福爾摩莎、澎湖群島的政策」( 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Formosa and the Pescadores, ),指明:
一、欲使臺灣、澎湖群島免去被中共佔據,並與中國大陸絕緣,須先排除國民政府在臺灣之統治,代以暫時國際性或美國之管理,使臺灣居民有自由投票決定誰屬之權利。
並附上一份處理臺灣的意見(A Possible Course of Action with Respect to Formosa and the Pesadores),建議國務卿將幾項辦法提出NSC供選擇:
一、請菲、澳、印三國,以中國內亂將擴至台澎,危及東南亞安定為由,要求聯合國於一年內在臺灣舉行公民投票。
二、台澎地位,待對日和約解決。
不久,他發現有一個方法可制止或抵消那不幸的「領土完整」的約束。首先,他提議日本應僅放棄臺灣主權,其後島嶼之永久地位將由美、英、蘇和中國採共同行動來代表簽字國家決定。設使四強無法在一年內取得協議,問題應交聯合國大會處理。
蔣氏絕不會同意此法,而中共又非聯合國一員,也非受邀參加三藩市和約的國家之一。1951年中,杜勒斯先生便表示,國民政府將不受邀且不簽約。因此,日本在三藩市放棄其對台主權,已將臺灣名義移轉給簽約的48國,由他們共管,以待聯合國大會作最後的解決。

1949年12月15日, 在美方的堅持下,蔣介石基於需要美援,行政院會議決定改組臺灣省政府,陳誠辭去臺灣省主席,由吳國禎接任為臺灣省主席兼保安司令。23位省府委員中,17名為台籍,為了討好美國人,還特地任命蔣渭川為民政廳長。

1949年12月,流亡東京的臺灣人發表給聯軍最高統帥的長達十七頁的請願書,要求聯軍直接佔領臺灣,以等待在國際監督之下,舉行公民投票。(p435, Chapter XXII: Free Formosa, George Kerr《Formosa Betrayed》)

…………………………………………………………………………………
1950年
1950年1月5日,杜魯門發表對台聲明表示,過去4年臺灣由蔣介石管理,英美及其他盟國己加贊同。這番話,使原本忐忑不安的蔣介石,像吃了一顆定心丸一樣。隨即在日記上記了如下的一筆:
 「當川滇黔各省紛紛叛離之際(按:即上述1949年底逃亡西康時),余毅然決定將中央政府遷至台北。……當時對於遷都臺北之議,多主慎重(按,因為當時國際間盛傳,台灣託管、獨立),此則自暴自棄與不明大勢之輩耳。最近美國總統杜魯門且聲明臺灣為我國民政府所屬領土之一部分,繼續承認我國政府,並明白表示臺灣非獨立國家,閱此數語,即可瞭然,謠言邪說於此亦不攻自破矣」。

1950年3月13日,在陽明山莊革命實踐研究院對著國民黨的文武百官的演講,題目是<復職的使命與目的>,蔣介石說:「我們的中華民國到去年(1949)終就隨大陸淪陷而已滅亡了,我們今天都已成了亡國之民,而還不覺,豈不可痛…」已經滅亡的中華民國,其主權當然由繼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這也是為什麼1997年香港會歸還給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是台北的中華民國。

1950年5月28日, 美國國務院向菲律賓季里諾總統(Quirino)探詢是否願意接納蔣介石與其高級人員至菲律賓流亡。

1950年5月30日,主管亞太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魯斯克(Dean Rusk)約國務院同僚於私寓,討論臺灣問題,認為臺灣局勢已經很嚴重,惟有請蔣介石自向聯合國提出託管臺灣之案,由美國予以贊同,並以武力立加防護。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以美國為首的十六國聯合國軍隊,進入朝鮮,二十七日杜魯門總統宣佈;「福爾摩沙(台灣)未來的定位,必須等待太平洋恢復安定後,亦即與日本簽定和平協議,或經過聯合國研議後,才能確定」

1950年6月26日,杜魯門主持布雷爾(Blair House)第二次會議,艾奇遜請總統發兩道命令:一、准許美國在韓之空軍轟擊北韓軍隊,但不越過三十八度線。二、命第七艦隊阻止中共攻擊臺灣,同時通知蔣介石國民政府,不要對中國大陸攻擊。杜魯門予以核准。臺灣中立化政策即在此會議上成立,由杜魯門以聲明方式通告之,並報聯合國。
在會議中,杜魯門並提到臺灣歸還日本,由麥克亞瑟管理之事,請國務院加以考究。
隨著來了6月危機-朝鮮事變-和總統聲明:「臺灣將來地位之決定,需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復,與日和平解決,或由聯合國考慮。」9月8日杜勒斯先生受命交涉對日和平條約,因此,他通過風浪洶湧的外交折衝。不久,他發現有一個方法可制止或抵消那不幸的「領土完整」的約束。首先,他提議日本應僅放棄臺灣主權,其後島嶼之永久地位將由美、英、蘇和中國采共同行動來代表簽字國家決定。設使四強無法在一年內取得協議,問題應交聯合國大會處理。
蔣氏絕不會同意此法,而中共又非聯合國一員,也非受邀參加三藩市和約的國家之一。1951年中,杜勒斯先生便表示,國民政府將不受邀且不簽約,因此,日本在三藩市放棄其對台主權,已將臺灣名義移轉給簽約的48國,由他們共管,以待聯合國大會作最後的解決。條約在1952年生效,而這問題就如此擱下來。(p408, Chapter XX: Behind the Reform Facade, George Kerr《Formosa Betrayed》)

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8月致電聯合國,控訴美國 (一) 美國侵略中國臺灣案 ,(二) 美國誣告中國侵略朝鮮案。聯合國安理會9月29日通過決議(編號 87 決議案),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派員出席聯合國安理會,參加「美國侵略中國臺灣案」的討論,表達立場。同年,11月28日下午聯合國安理會開始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派出以伍修權為首,喬冠華為顧問,龔普生、安東、陳翹、浦山、周硯、孫彪和王乃靜等九人代表團,以所謂大量證據向安理會提出三項要求(一) 譴責和制裁美國侵占臺灣與干涉朝鮮罪行, (二) 美國軍隊撤出臺灣,(三) 美國與其他國家軍隊撤出朝鮮。

1950年11月30日,經過聯合國安理會討論,安理會「否決」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提出要求美軍,自臺灣與朝鮮撤軍的提議,自此明顯確定「臺灣地位未定」證實臺灣不是中國一部份。以上歷史事實,可參考伍修權發表於1990年6月28日「人民日報」之自述「四十年前的聯合國之行」。

蔣經國在「風雨中的寧靜」一書中曾說:「…計謀由我交還美國管理…」,文中又說:「余必死守台灣,絕不能交歸盟國,…。」事實證明,蔣介石父子早知台灣真正的國際定位,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欺騙台灣人。

1950年 7月26日,英國外交部官員 Kenneth Younger ,發表書面聲明:「英國政府在法律上承認 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之合法政府 ………… 臺灣在法律上仍為日本領土,故無所謂臺灣政府。日本投降後當時之中國政府,經其餘盟國之同意,取得臺灣之臨時治理權,但仍須等和約對其地位作最後之決定。」(倫敦時報,1950年7月28日)可見,當年沒有任何國家同意中國併吞臺灣。

1950年7月28日,艾奇遜電覆美大使,囑其向英國外相探詢英國對於長期處理臺灣之意見,並表示:
 美國雖然認為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都可在長期方案中加以考究,但臺灣人民對於歸屬中國之意向,亦應考量,不能以開羅宣言為處理臺灣之定案。而處理臺灣之方法:(1)交還日本、(2)交給中共、(3)聯合國託管、 (4)獨立、(5)公民投票,均可研究。但必須在韓戰結束以後, 視其時--太平洋情勢如何再作選擇。而其方法,則必須和平。

1950年10月7日聯合國第五屆大會將美國提出的「福爾摩莎問題」列入大會議程。

1950年,美英兩國開始草擬「與日本的和平條約」。蔣介石中國政府亦主張臺灣與澎湖群島,日本不要指定認撥「過戶」給中國,僅需作表示「放棄」之懸空割讓。這是為了確保蔣介石政權他所流亡與託管的臺灣和澎湖群島,不會落入當時已佔領統治中國的中國共產黨政府之手。
蔣介石在後來對和約的訂定有明確的指示:
和約的訂定只要確保我方在臺灣的利益,千萬不要提起臺灣地位歸屬的問題。

…………………………………………………………………………………
1951年
1951年9月8日, 美國與48國參加簽訂 「舊金山和平條約」。 此條約是對日本的解放令,條約生效,日本恢復主權國家地位。
條約第2B條中,日本「放棄」對台灣及澎湖群島領土的一切。
條約第21條,對中國應享之權益,清清楚楚規定,其中並沒有包含臺灣與澎湖群島
「舊金山和平條約」於1952年4月28日生效。
條約第23條,列明「美國是主要佔領國」。

…………………………………………………………………………………
1952年
1952年4月28日, 《與日本的和平條約》生效,「美國對日本的釋放令」生效,日本恢復主權國家身份,同時,也和美國及共同簽訂此一份「與日本的和平條約」之其他各國,恢復和平。

1952年4月28日,蔣介石政府與日本於在台北另行簽訂一份和約,和約中第二條規定:
「茲承認依照1951年9月8日在美國‧舊金山市簽訂之《對日本和平條約》……,日本已放棄台灣、澎湖群島之一切權利、權限和請求權……。」重申與追認1951年9月8日美國和多國及日本的「與日本的和平條約」第2條中,日本「已放棄」臺灣、澎湖群島的權利、名義與要求。此和約中沒有說明日本放棄台澎之後將之交給誰承接,當然這是根據杜魯門總統的聲明所作的巧妙安排,讓北京政府得不到國際法上的權利義務來接管台灣。

1952負責台北和約簽訂的﹝中華民國﹞外交部長葉公超向「立法院」解釋這個條款時表示,《舊金山和約》「並未規定把這些島嶼歸還給中國」。當時是「立法院」就中日和約進行質詢,有立法委員說:「台灣和澎湖群島的地位是什麼?」
葉 公超回答說:「事實上,這兩個地方正由我們控制……然而微妙的國際形勢使得它們不屬於我們.在現行情況下,日本沒有權利把台灣和澎湖群島轉移給我們,即使日本有意如此,我們也不能接受……。」(Despatch No.31 from the American Embassy in Taipei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July 23, 1952, Enclosure 2, at p.2.)

…………………………………………………………………………………
1954年
1954年9月8日, 美國國務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主張仿效北約的作法,在東南亞成立類似的反共組織,後來由美、英、法 、泰、菲、澳洲、紐西蘭、巴基斯坦等八國簽訂「馬尼拉條約」(Manila Treaty)成立了「東南亞公約組織」(SEATO)。高棉、寮國 、南越亦陸續的加入。其目的原本是用來防堵蘇聯及中共的共產主義,但因成效不彰,後在1977年宣佈解散。

1954年12月3日, 美國因在臺灣之託管政府未能加入東南亞公約,退而求其次與蔣介石政府締結共同防禦條約 。

…………………………………………………………………………………
1955年
1955年2月5日, 英國外相艾登,在國會下院發表台灣法律地位書面聲明略謂:「1945年9月中國軍隊受盟軍最高統帥之命接管台灣;但此舉並非一項領土割讓,其本身亦不涉及主權之變更。蔣委員長駐於台灣,係依盟國與其所達成之一項暫時安排,由其作軍事佔領,此項安排並不構成台灣久成為中國領土。1952年和約日本正式放棄其對台灣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然該約並未使台灣主權移轉於中國,因此英國政府認為台灣之法律主權尚未決定。」 倫敦時報,1955年2月5日)

…………………………………………………………………………………
1959年
1959年,中華民國逃兵在美國要求政治庇護,國民黨要求引渡不成鬧到法院,在華盛頓地方法院判決1959年10月7日判決,「台灣並非一個國家,它可說是一個被中華民國佔有並治理的領土或地區,但未經正式承認為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1959年11月1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發表「康隆報告」。寫報告的作者們在提出各種政策方案時,促請美國取消介入外島糾紛的約束,並促使蔣介石政府自該島撤退。作者並強調,假若政策是真實且可行的話,則從該地區脫離,在海峽劃一條清楚的界線。

  作者又指出,如果臺灣能保持一段相當時期的中立,大陸難民可由島上人民所吸收。但另一方面,該報告警告稱,突發的嚴重危機或將迫使華府作緊急決定。繼承問題就是一個主要的危險關頭。報告間接地以下面這些話提到蔣經國和其黨羽:
  假如在臺灣的領導者與共產黨妥協,美國的立場一定極為窘迫。它需緊急作決定,是否干涉,以保障臺灣人的自決權。
康隆報告倡成立臺灣共和國,其軍事防衛和遣送難民返回中國大陸或前往他地,可由美國保證執行。文中又謂,將臺灣交中共以圖在亞洲尋求一總解決方案,若非經臺灣人同意,是「不道德的行為」, 且將會嚴重損害美國與其他求美國協助而維持獨立的較小國家間之外交關係。
  臺灣人自己已顯然表明願意維持與大陸分離,並且這可由住民投票測驗出來。(p. 412-413, Chapter XX: Behind the Reform Facade, George Kerr《Formosa Betrayed》)

臺灣領導人在「正義的呼籲」一文中,對美國人民宣示, 警告美國自1945年以來不合理的支持蔣幫,徒損美國威信,雖然在將來的危機中,美國可能更需要臺灣地方人士的合作。
  我們時常企圖控告美國的虛偽,因美國一方面反對獨裁政權,另一方面卻又支持蔣幫-亞洲最獨裁的政權。但是,我們熱切的相信,美國真正的旨趣是在臺灣,而支持蔣幫乃是暫時性的行為。這個信心使我們信任美國及希望美國對我們獨立的主張多以支持。
  簡言之,我們要求聯合國立即採取託管臺灣的行動,以確立競選的自由,在競選中所有的住民將可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然後在公民投票中決定臺灣的將來命運。
  我們深信在公民投票中,大多數人將選擇獨立。[注:「台獨立聯盟」, 《正義的訴求 》(Appeal for Justice)(費城, 1960年3月), 共3頁](p445~p446)

…………………………………………………………………………………
1964年
1964年二月二十九日日本池田勇人首相說,在法律上台灣不是中華民國領土,日本在舊金山和約中放棄台灣,其主權問題未獲協議,該島不屬於任何國家

…………………………………………………………………………………
1970年
1970年6月美國國務院通知參議院 :「臺灣與澎湖群島,沒有受到任何國際條約規定處置,這個地區的主權是一個不確定的問題,將來必須依靠國際性的解決方案」。這個論點也曾經在1971年7月13日 Department of State Legal Advisor備忘錄裡的主題:「臺灣的法律地位」重複被提起。

…………………………………………………………………………………
1971年
1971年4月28日,美國國務院宣佈,台灣地位尚未確定,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都是盟國暫時意向的聲明從未正式執行。

1971年7月13日,美國國務院律師 Starr 發現到在一份美國國務院備法律忘錄第二頁上面寫的很清楚蔣介石根據麥帥第一號命令接受代理 (acting on behalf) 台澎受降,但並未轉移主權(美國國務院檔案日期: 1971年7月13日).

聯合國大會於1971年10月25日的「二七五八號決議案」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並「恢復」其在聯合國的會藉及權利,同時驅逐蔣介石代表在聯合國及相關組織「非法佔據的位置」。至此之後,蔣介石建立的中華民國流亡政權已變成不被國際承認的流亡政權。此流亡政權延續到現在。

…………………………………………………………………………………
1979年
1979年1月,美國與中國建交,廢止美國與蔣氏政權的「共同防禦條約」。美國國會通過 1979年1月1日生效的「台灣關係法」,強調「台灣」、「台灣人民」、「台灣人的人權」之維護是美國的責任。「台灣關係法」是美國的國內法。雖然中美三個公報曾提及美國認知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這是美國憲法中賦予總統的「行政權」範圍,沒有經過參議院表決,並不屬於「法律」範圍。(另見:台灣現狀未來問答集)

前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現任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在其新書中「解開兩岸的結」(Untying the Knot )明確表示美國的1972年「上海公報」,1979年「中美建交公報」,及1982年「八一七公報」,與美國一貫的「一個中國政策」,「未來式的臺灣與中國和平對話」,在在顯示「臺灣地位未定」。

2007年9月16日 星期日

自由電子報 - 《星期專論》公投護台灣,加入聯合國

自由電子報 - 《星期專論》公投護台灣,加入聯合國
九一五「公投護台灣,加入聯合國」大遊行熱烈盛大的場面,令人非常感動,也給人無限的勇氣與決心,對台灣前途充滿無限的信心與希望。

台灣申請入聯已有的成果

今年七月我們的政府向聯合國提出加入為會員國的正式申請,意義非常重大。雖然遇到意料中的阻礙與困難,但是,在短短的兩個月,已經有六項非常具體的成就。

第一、我們的政府向國際社會非常明確宣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是一個民主自由、愛好和平的國家。台灣、中國,一邊一國,是政治現狀。台灣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代表台灣及台灣人民。

第二、清楚表達,台灣要加入聯合國做一個會員國是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基本人權,也是台灣人強烈的願望,不容打壓、剝奪、限制。我們兩千三百萬的台灣人在國際社會要爭取我們應有的尊嚴與平等的地位,要參加聯合國及其體系下的組織,積極參與作為,享受全球化地球村每一個國家應享有的權利,也要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與責任,貢獻國際社會,貢獻人類。

第三、充分顯示,台灣是國際性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我們的政府積極主動提出以台灣之名加入聯合國的申請,所引起的國際關切、回應、支持、爭議、批評、反擊與緊張,在在證明台灣是國際問題。中國愈利用美國、其他國家與聯合國秘書長來打壓台灣政府與人民,愈凸顯台灣是國際所共同關切的問題。

第四、打破美國「一中政策」的束縛,台灣不再成為大國強權政治的棋子。

第五、台灣人不能幻想不勞而獲獨立建國。中國所謂「台獨」是外國支持的指控,也不攻自破。

第六、經過台灣入聯申請的衝擊激勵,台灣人的國家意識大大提升,也深深感受到團結的重要。台灣明明已經由被軍事佔領地進化為一個國家,有人講台灣還不是一個國家。有人講「中華民國」才是國家,但是中國與美國都講「中華民國」並不是一個國家。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需要靠台灣人民自己的意志與力量來證明。台灣真像是一個國家,又不像是一個國家的曖昧,不可再拖下去。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化的國家才實在。

以公投入聯為台灣發聲

一個國家的主權、所有權,真像一個人對自己的厝的所有權。想要霸佔我們的厝的人,硬是講我們的厝是他們的。這個時候,你我要怎樣?是屈服,將自己的厝放棄讓人霸佔?或者是以自己的力量、行動,透過所有的途徑維護自己的所有權,保全自己的財產,保衛自己的家園?

我們的家園、國家台灣今日在國際社會所面臨的處境,就是這樣。為著我們自己、為著我們的子子孫孫,我們當然要勇敢站起來,拿出力量,堅決主張及行使我們自己的權利,保衛我們的國家。我們要發聲再發聲,不斷發聲,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是台灣人民的。

這個聲音,不能單單靠民調,更應該透過入聯的公投,以最民主的方式,集結發出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共同的心聲。數字會講話,公投支持入聯的數目愈大,人數愈多,愈能展現台灣人獨立建國的意志願景,就愈有說服力。所以,請大家踴躍連署台灣入聯公投案,並在明年三月總統大選的時候,投下要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贊成票。這張神聖的一票將是你我參加台灣各種選舉以來最重要的一票。一票加一票,成千成萬,千千萬萬,眾志成城,是偉大民意的美麗結晶。如此,可使全世界的大國、中小國家都知道:獨立建國、崇尚民主自由人權的台灣人民是二十一世紀優秀第一流的人民。

我們在台灣加入聯合國的公投票,將是台灣國家正常化的重要見證,將是台灣人建國歷程上劃時代的里程碑,也將成為我們的子子孫孫對台灣歷史的重要記憶。一代傳一代,我們的子孫會問:在台灣建國的關鍵時刻,我的先代有做什麼?在今日緊要關鍵的時刻,你我不輸人,也不輸陣。我們要即時做對的事,做應該做的事。

回顧四十年前,展望台灣未來

四十年前,我在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獲得法學博士之後,留在耶魯法學院做研究員,於一九六七年以英文出版「台灣、中國與聯合國」(Formosa, China, and The United Nations)這本書,指出當時蔣氏王朝所謂的「自由中國」台灣既不自由也不是中國,主張「一台一中、台灣人民自決」的政策,期待為台灣開拓一條生路。這一本書的出版發行,引起國際的注意重視,但也導致蔣介石流亡集團的敵視。在這本書還沒發表以前,蔣政權的媒體稱讚我為高等考試行政官、司法官及外交官「三考連中的狀元」;新書發表以後,就罵我為「漢奸」,列入黑名單。當時是台灣人民受中國國民黨政權戒嚴威權、特務高壓統治的黑暗日子,連在海外也沒有自由。

一九九三年五月,黑名單解除後,我應母校台灣大學的邀請,回到離別三十三年的故鄉台灣作系列的演講,就是以台灣加入聯合國為主題,強調台灣應該以新國家的身分,申請加入聯合國為會員國,而不是「中華民國」「重返」聯合國。過去十年來,我創辦的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就是以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以及正名、制憲的國家正常化為工作重點。

同樣是為台灣爭取尊嚴與國際地位,為台灣發聲要加入聯合國,四十年前我在海外感覺路途遙遠孤單。四十年後的今日,在海洋首都高雄與千千萬萬的父老兄弟姊妹集會作伙,共同為台灣發聲,已經不再孤單。我深深感覺到台灣人團結作伙的溫暖、信心、力量與偉大,感受到台灣民主化與本土化的過程,就是排除各種敵對、阻礙、困難,向所有的「不可能」挑戰、克服困難的成功過程。

四十年前在「台灣、中國與聯合國」一書,我特別引用古代猶太人經典的名言,表示決心。那個名言就是:「假使我不為我自己,誰會為我;假使我單單為我自己,我是什麼;不是現在,等待何時?」

四十年後的今日,在台灣國家向前大大走出去的時刻,我們每一個人必須作選擇奉獻,我要以感恩的心情與感動的精神來與大家互相勉勵:

「假使咱台灣人不為咱自己發聲,有什麼人能夠替台灣人發聲?

假使咱單單為個人,咱是什麼?不是現在,等待何時?!」

(作者陳隆志為台灣加入聯合國大聯盟理事長、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2007年9月2日 星期日

國民黨政權在經濟上的省籍差別待遇體制與族群建構

林丘湟先生碩士論文 etd-0915106-035839 詳細資訊
國民黨政權在經濟上的省籍差別待遇體制與族群建構
9月1日大話新聞特別介紹.
http://www.taiwanyes.com/tvfilm_200709.php
論文摘要
在現在的台灣社會中,族群議題是最敏感卻又無法迴避的政治議題。
「本省人 - 外省人」的概念將台灣島上的人們切割成兩個族群,不僅各自擁有不同的族群記憶,也有特定的政治態度。
但這樣的分類並非是先存的,而是人在政治社會化的過程中,
學習使用以「本省人 - 外省人」的概念去理解台灣的社會和政治,
而其中有些人認為「外省人」在經濟上享有國民黨政權的優惠待遇。
本研究期望描繪出戰後長期執政的中國國民黨政府建構的「黨國體制」基本面貌,
並找出在這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國民黨政權在經濟上建構的省籍差別待遇體制,
並找出這些優惠待遇和外省人群的族群建構有什麼關係。
本文研究發現,中國國民黨政權在撤退到台灣並建構出黨國體制後,
確實給予外省人群經濟上的優惠待遇,加上國民黨強化「從中國大陸撤退」的歷史記憶,
使得分裂的外省人群逐步形成「外省人」的族群意識,
變成一支新的外省族群,也驗證國內外的族群理論是否可解釋族群建構上的「台灣經驗」。

2007年8月23日 星期四

自由電子報 - 從台灣四百年史向上延伸

自由電子報 - 從台灣四百年史向上延伸
日前馬偕醫院林媽利醫師撰文指出:台灣非原住民族身分者,有八十五%透過父系、母系而擁有台灣原住民族的血統。類似的研究發現不一而足。基因的科學研究其實是呼應著幾百年來這塊土地人民互動過程的複雜多樣,也進一步證實台灣人(廣義)在體質學上的自主,和台灣歷史與文化的源遠流長是一致的。由於對台灣歷史文化價值的錯誤認知與貶抑,加以對於文化歸屬及血緣宗主傳承系譜的誤解,讓很多人急於跟原住民族的血統劃清界線,殊不知這正是背離史實、數典忘祖的行為。
史前時期人類在台灣留下來的遺跡不但遍佈各地,其時間更可超越萬年以上(甚至可達二、三萬年),擁有它自己獨具的綿長歷史脈絡與迥異於他地的風貌;這是因為台灣位居大陸與海洋、北亞與南亞、陸棚與海溝之間,又在黑潮隨季節南北交互上下的巨大海流一側,自史前時期以至大航海時期以後,一直是人類移動的重要孔道之一,所以過往人類留下許多活動的印記,並自成一個獨立的歷史文化系統,這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2007年8月22日 星期三

[HI-ON]鯨魚網站-投書大話新聞的一篇文

[HI-ON]鯨魚網站-投書大話新聞的一篇文
現將台灣社會的長久習俗在此特別說明,台灣當時是農業社會,人民百分之八十以上務農維生,對土地的耕耘非常重視,對於土地地目、地則管理非常精細,而且對土地耕作也非常認真。為此,土地所有權人為求完整利用土地價值,社會上的自然法則分出地主、佃農、僱農等階層共生,此時的社會非常和睦,對於耕作上的細節,租賃的問題,都由地主佃農自行談妥決定。因為有地則分別,所以政府的地政稅收也很穩定,若遇到有任何糾紛及爭執,均由地方士紳出面和氣排解。

自從中國國民黨政府來台,台幣的幣制改革失敗後,稅收孔急。當時的行政長官陳誠與其幕僚想出土地改革政策,推行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原來的民間風俗是一年兩季收成後,地主約享有收成物之百分之六十,佃農則分得約百分之四十,這也是當時三、四則田地的分配比率,如有天災發生時,則由地主負全部災害損失並負擔政府的稅收。中國國民黨政府硬生生將分配比例顛倒,地主僅剩百分之三十七點五,此舉似給佃農許多好處,其實長期以來政府另經營糧食局,透過地方農會以種種方式壓榨佃農,如農用最重要的肥料、農機、農藥等都由政府獨家包辦,並且坐食厚利。當時的行政長官陳誠甚至頒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地主奉行,否則不惜典以重罰,以收殺一儆百之效。此一中國國民黨的所謂德政,其實參雜著許多地主的血淚。三七五減租實施三年,看似台灣的老百姓忠厚老實,逆來順受,其實當時的台灣百姓受戒嚴令壓制,社會上到處充滿著白色恐怖,為了自身的身家財產安全,別說出言反抗,還得不斷告誡自己,這是政府的德政,連內心深處的怨恨也要深深埋藏起來,連想都不敢去想。回顧六十年前的土地主人,現今應該都已超過百歲以上,我的父親就於去年做百歲冥誕。當我還是孩子時曾聽見父親與阿公暗中私議,且有諸多的怨言,才了解其實這些政策對我們家造成多大的傷害,而我也一再被告誡小孩子只有耳朵沒有嘴巴,不能讓這些怨言流傳出去,造成更大的不幸。

再列舉中國國民黨對台灣百姓的大搶劫,大戰後如廢墟般的台泥、台紙、農林、工礦等四大公司,自我評估印製發行股票,而政府也發行十年期中央公債,低利債貸吸金,並利用低估的土地價值強制徵收土地,代付佃農土地貸金。這四大公司股票如何估算印發,十年公債如何計息,當時土地地價以何依據計價等等,地主皆無從得知更無法監督。當時發行的股票面額十元一張,由政府發行至市面上之價值僅剩兩塊半,價值只有面額的四分之一,而十年公債自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之幣值之差,從以上概算,當時的人民可以說是遭受到中國國民黨政府的一次又一次的洗劫。現今我們不敢奢望將祖先所失去的身家財產要回來,但我們很想讓所有人知道,當我們的祖先畢生辛苦經營的成果,被中國國民黨政府層層剝奪的情形,而非現在顛倒事實的記載與傳述。

2007年8月20日 星期一

簡余晏部落格: 大話新聞今天談的書《被出賣的台灣》:我們要�

簡余晏部落格: 大話新聞今天談的書《被出賣的台灣》:我們要�
為什麼台灣人不憤怒?不反抗?不暴動?或許如本書所述,台灣人太良善,也如Robert A. Scalapino所說,美國不了解台灣人民的自決與美國價值觀和國家利益不謀而合。既然知道問題在這,為什麼我們束手無策呢?我想,真正的原因是還有很多台灣人仍未覺醒,也就是如阿諾史瓦辛格所演的電影「火星總動員」一樣,台灣人的腦裡早被植入了晶片,誤以為我們不是台灣人,而George H kerr則努力召喚出記憶,召喚我們的大覺醒,召喚我們為這個島嶼而努力!

2007年8月19日 星期日

[HI-ON]鯨魚網站-被出賣的台灣 Formosa Betrayed

[HI-ON]鯨魚網站-被出賣的台灣 Formosa Betrayed
被出賣的台灣 Formosa Betrayed
2007/04/03
被出賣的台灣 Formosa Betrayed 網路版


This book is a damning indictment of the KMT administration in Taiwan in the years just after World War II. It contains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Chiang Kai-shek, Chen Yi, 2-28 (the massacre of thousands of Taiwanese that began February 28, 1947), and many other subjects.

George H. Kerr, the author of the book, was in Taiwan during that time, serving as vice consul at the U.S. consulate.

The complete text of this important work is available here for free!

http://www.romanization.com/books/formosabetrayed/index.html

YouTube - 被出賣的台灣 Formosa Betryed -北加州鄉親

YouTube - 被出賣的台灣 Formosa Betryed -北加州鄉親
北加州鄉親聚會及簽約現場

YouTube - 被出賣的台灣 Formosa Betryed - Will Tiao 刁毓能演說

YouTube - 被出賣的台灣 Formosa Betryed - Will Tiao 刁毓能演說

《被出賣的台灣》

《被出賣的台灣》
被出賣的台灣
George Kerr 原著
陳榮成 譯
出版社:台北前衛出版社


被出賣的台灣George Kerr 原著陳榮成 譯出版社:台北前衛出版社出版日期:1991年3月初版第一刷
本書是美國「台灣問題專家」柯喬治,二十多年的實際觀察與學術研究的結晶。以第一手的詳實資料為基礎,以自由主義者的觀點與關懷,描繪一九四一-一九六○之間,被視為「戰利品」的台灣,在美國與中國的拉扯下,由於自主意識與力量的闕如,而導致的悲劇命運與處境。
作者嚴謹而全面的鋪敘,當中國的流亡政權取得台灣的統治權後,「美麗的島嶼如何淪為人間煉獄」這一台灣歷史懸案 -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前因與後果- 已然近代化的廿世紀的台灣文化、社曾、政經體制與體質,如何在前近代的中國奸商官匪集團的蹂躪下支離破碎、民不聊生,不僅一手導演屠殺的慘劇,而且導致台灣整體政經人文的急速倒退﹒﹒﹒﹒﹒
鑑往知來,本書超越了任何意識型態的桎梏,不只客觀詳實的解析了二二八事件的文化、政治、社曾的結構性因素,更提供當代台灣人進一步思考自己的命運、處境與未來發展的歷史認知與國際視野。
**********************
聽鄭鴻儀說這本書時,
我更深深體會做台灣人的悲哀,
想到祖父輩,父親輩的台灣人所經歷的苦難,
有種想放聲大哭的感覺.
這一代的台灣人再不努力,
我們會交給子孫什麼樣的台灣呢?

●作者:George H Kerr 戰前為舊制台北高校、台北高商,台北一中老
師。戰中為美國海軍將校,戰後為駐台北副領事。George H Kerr 將一
切的見聞記錄為成<FORMOSA BETRAYED>並於1965年在美出版。

GANG頭瞎人的軟屌症 - 【癮用】被出賣的台灣 Formosa Betrayed

GANG頭瞎人的軟屌症 - 【癮用】被出賣的台灣 Formosa Betrayed
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他認為「被出賣的台灣」是到目前為止最重要作品,他希望經由好萊塢系統,讓這部片成為其它台灣題材電影 ... Will Tiao 努力完成了「被出賣的台灣」的劇情大綱,並且聘請好萊塢編劇加以潤飾。他成立福爾摩莎電影公司後開始鼓勵台灣美國 ...

自由電子報 - 國民黨必須「黨產歸零」才能得到人民的寬恕

自由電子報 - 國民黨必須「黨產歸零」才能得到人民的寬恕
龐大黨產在兩蔣時代,既因威權統治而取得,回過頭來也發揮鞏固威權統治的作用。
台灣雖然已經民主化,但陽光法案仍未建制完備,因此國民黨一方面執意固守不當黨產,一方面卻又對陽光法案立法百般延宕,意欲何為,不免令人好奇。
其實,國民黨經常宣稱黨產問題乃綠營之計畫性抹黑,是刻意的選舉操弄,然則事實卻非如此,縱使藍營之內,也有正義之聲。
曾經擔任國民黨「黨產處理監督委員會」召集人的律師陳長文,日前即因主張「黨產歸零」,不為國民黨所接受,而辭去召集人之職。
陳長文更在報端發表一文,剴切指出「黨產混雜過去黨國不分的時代歷史」,「不管法律基礎再堅實,國民黨清楚體認,若非國民黨在歷史中曾擁有黨國一體的絕對優勢,國民黨就絕不會擁有今日上百億的黨產身價」,「黨國一體的絕對優勢為『因』,國民黨累積龐大黨產為『果』,國民黨要擺脫這來自於『因』的質疑非難,就要有勇氣對『果』放下割捨!」

2007年8月17日 星期五

自由電子報 - 做虧心事怕鬼敲門

自由電子報 - 做虧心事怕鬼敲門
馬英九的兩面手法,在整個特別費案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起訴前,多次公開說明特別費是公款,全數用在公益、公務用途,
審判中,改口說是實質補貼,不知是公款;
用特別費支付馬小九費用,對外說是公務支出,沒有問題,私底下卻將費用繳回市庫;
對外表現樂善好施,卻在偵查期間不多不少捐出善款剛好符合貪污所得;
應訊時,用長達一小時詳細閱讀筆錄並簽名,
開庭後,卻污衊檢察官筆錄不實、斷章取義;
起訴前,對外說明safe,起訴後,大喊司法迫害,判決後又說相信司法公正;
得知無罪,他說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已經有二審的心理準備,
另一方面,卻讓多位國民黨籍立委向檢察總長施壓。
這就是國民黨籍的總統參選人,佔盡便宜,得到不法所得,卻因為諉過卸責得以逍遙法外,俗話說:平日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在農曆七月鬼門開的時刻,恐怕有些人的心裡不是那麼安穩自在!(

自由電子報 - 沒主權就沒人權

自由電子報 - 沒主權就沒人權:
"今年五日二十五日通過的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決議文,
美國把原稿「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承認」改為「注意到」,
但「台灣是非主權會員」不改,
可見美國的紅線是,「不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但也不認為「台灣是主權國家」。
現在開羅謊言已被拆穿,
可以解決「主權」卻不解決,
一味虛幌公投、人權,
這些有益選舉,但無法解決「主權」,
選舉固然重要,主權更重要,
沒主權就沒人權、沒經濟,四萬換一元、二二八、白色恐怖的慘痛教訓?"

自由電子報 - <澄社評論> 馬先生,虛耗應到此為止!

自由電子報 - <澄社評論> 馬先生,虛耗應到此為止!
馬英九口口聲聲護憲、尊憲與行憲,國民黨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毀憲、違憲。
大家都還記得「真相調查委員會」之組成被宣告違憲,
「國家通訊委員會」的組成也被宣告違憲,
「公投審議委員會」的組成也有違憲之嫌,
拒審監察委員人事也被宣告違憲。
我們要將馬英九說的話還給他,「不會也不應該再繼續這種無謂之耗費,我深深的期盼,虛耗應該到此為止」。

自由電子報 - 無罪 無知

自由電子報 - 無罪 無知
馬英九被起訴後一再自稱「沒有犯意」,一再「悲憤莫名」,自始至終都不認錯,都不承認業已多年「實質侵占」、「實質公款私用」的事實。一審判決下來,還用「不要虛耗下去」,意圖開脫自身「悉數具體佔有」特別費的事實。當然,他的夫人周美青女士,一直未被列入共同侵占特別費的「共犯」,實在也是超乎一般人基本常識認知的一大怪事。
無罪,掩蓋不了馬英九的無知!一個法學專家、政黨的前任黨主席、國家未來元首的參選人,竟然對於公務公款無知到這般的地步!

馬小九部落格 - 全民公敵?

馬小九部落格 - 全民公敵?
馬特支費案的偉大法官,名留千史?
有點驚訝他們這麼年輕?
台灣人的悲哀?

2007年8月13日 星期一

自由電子報 - 台獨的中國朋友來函

自由電子報 - 台獨的中國朋友來函
台獨的中國朋友來函
■ 沖人
說到台灣獨立,其實人家早就獨立了。台灣第一次真正地在一個首都為北京的政權的管轄之下是康熙廿三年,而那個管轄早在光緒廿一年就被迫結束了。
有人說,如果台灣獨立,那麼滿蒙回藏恐怕都會繼踵離散。而現在的中國本埠的人談及滿蒙回藏,有多少人不是不無鄙夷呢?沖人兼有滿漢血統,對那「滿清」、「滿狗」的謾罵,不知感慨了多少次。而晚清時的衰敗,哪一條不是中國文明的衰敗?哪一條不是繼承了衰落文明的任何民族的必然衰敗?那個衰落中的華夏文明必然經歷的衰落時代,那個被歷史無情地推倒中國從未遇到的種族危亡和文明危機同時到來的鋒口浪尖的皇朝,旋即成了「滿清」,其統治集團旋即成了「韃虜」、「滿狗」。好像中國的皇帝、領導人,只能是漢人。好像晚清的衰敗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其統治集團的祖先三百年前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似的。
一個在建國之初連自己文字都沒有卻數十年之內就能與漢人鴻儒同場應試且進士出身和誕生了明珠、納蘭性德等大文豪的勤奮民族,一個造就了中國現代疆域的曾經無比強大的民族,一個被漢族同化得在金、清兩度丟失自己語言文字而今卻要到乾隆時由滿洲遷入新疆伊犁錫伯人中間尋找活著的自己祖先語文的可憐民族,還有那早就與整個中華民族休戚、榮辱與共的蒙回藏,中國人都不能把他們平等地對待,還怎麼讓那已不受北京統治一百一十餘年的台灣回到中國來呢?
中國人總是一味地叫囂要統一台灣。殊不知孟子云: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如果那為重的台灣的民一定要獨立,那麼那為輕的中共的社稷和君有什麼正當理由來統一台灣呢?為什麼非要逼著人家一個在整體上先進於中國的台灣回到一個環境日益惡化,道德日益淪喪,吏治腐敗,能源、人口、貧富差距等危機四伏的落後的中國中來呢?
想統一台灣,無非是大一統精神在作祟,無非是讓台灣在「一國兩制」之下承認北京對其在名義上的管轄權。這和那雖靡費國帑且毫無實利,卻也要派鄭和七下西洋,布恩於海外,讓外國承認中國皇帝名義上的宗主地位的明成祖是多麼的相似啊!中國有許多人認為美國不值得以數千年輕的生命,數千億美元的軍費來在伊拉克成就某些大財團的利益和布希的某種為父報仇的一己之私。那麼以那必將是無數解放軍戰士的年輕生命,台海無數生靈塗炭,無數國帑,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停滯和戰爭最終未必不會使中國自己引火燒身的不確定前景為代價的讓台灣承認北京在名義上的管轄權的舉動,就值得嗎?
我居住過世界上三個大洲的五個國家,且至今游歷了三十多個國家。我早就不再看好那大一統模式下的大國家了。倒是西歐的小國讓我心馳神往。他們沒有那大國才有的民族主義枷鎖,進步起來是那麼的快。在盧布爾雅那,我是那麼羨慕那座城市的美麗和斯洛文尼亞人的從容、自信和瀟灑。那樣的生活態度和胸襟,中國人恐怕只有在盛唐時才有過吧。殊不知,他們脫離南斯拉夫僅十六年。而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超過了希臘、葡萄牙,在歐盟內也處中上等。北歐的挪威,在一九二九年以全民公決的方式脫離了瑞典。那時沒有發生戰爭。而如今,這兩個國家是世界上最繁榮和富庶的兩個國家。也是最接近那最令真正共產黨人傾心的共產主義的國家。
而那背著大一統和民族主義包袱的中國呢?那政治和文化上的改革,我們一百多年前就開始做了。可這一百年來,我們走了多遠呢?一切都彷彿還在原地踏步。
更不能不提的是,自從秦始皇帝在中國第一次完成大一統後,中國就再也沒有上演過那百家爭鳴的歷史大戲。禁錮言論,封鎖思想,強求一律,消除個性,這哪一條不是那大一統思想的必然產物?哪一條不是渴望中國出現科學、民主和自由曙光的人所深惡痛絕的?哪一條不正在索取著中國人整體創造力低下,且自大、自詡和自欺欺人的罪惡果實呢?
啊,這大一統的幽靈,你的到來,伴隨著我們祖先和我們自己的多少歷史和現實中的噩夢!我們今天為什麼還要活在這個噩夢裡呢?台灣要獨立,就獨立吧。我個人由衷地祝福台灣人民。(
作者七○年代出生於中國東北,現任大學教授,沖人為筆名)

紅燈時,救護車要過,可是有照相機~ 此時您會怎麼辦?

紅燈時,救護車要過,可是有照相機~ 此時您會怎麼辦? 當然一定要讓,而且不只是救護車,消防車也是要讓喔!但是遇到路口有照相機的,建議你:

1.車子「打亮故障燈」,「緩慢」通過停止線,
2.同時並「往左或往右靠」讓車輛斜停,讓救護車有足夠空間通過,
3.「千萬不要」直接穿越橫向馬路。 4.記下消防車或救護車的編號及車牌,例如:苗栗91、竹南61等。

緩慢的壓過照相機的感應線,有時不一定會照相,而且說不定救護車會擋住後車牌。 車子斜停,若救護車或消防車通過時也被照相,就可以證明你不是闖紅燈,但若是你直接穿越橫向馬路,那就真的是闖紅燈了。記下救護車編號及車牌,可以到該消防隊影印那次勤務的「工作紀錄簿」當作證明,去裁決所申訴。

消防隊的地址可以查網站或問一一九。另外提醒你,一定要讓消防車或救護車,因為現在車上都配有攝影機,專門拍攝不讓救護車或消防車的車輛並事後舉發,罰多少錢我不知道,但要是因為這樣造成消防勤務延誤導致重大傷亡,還要追究刑責! 總之,記住車牌就對了!!

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自由電子報 - 終結中華民國 開啟正常台灣

自由電子報 - 終結中華民國 開啟正常台灣
■ 王美琇
民進黨公布的「正常國家決議文」,與台灣國家發展有密切關係,我認為來得正是時候,我們應嚴重關切。至少有幾點值得注意:
一、民進黨的歷史使命:台灣正處於進入正常國家的歷史分水嶺,負責任的政黨有義務告訴人民,台灣的困境在哪裡,以及民進黨要將國家帶往何處。這份決議文指出當前「國家不正常」的現象與未來發展方向,誠屬可貴;但是我覺得仍然迴避了民進黨作繭自縛的困境。換句話說,為了贏得政權,民進黨在一九九九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其實就是一個錯誤的開始。當民進黨承認中華民國,將中華民國合理化,理所當然的「住進中華民國體制」,就無法對中華民國體制所造成的扭曲和錯誤,進行徹底的改造。因為「住進」而被「困住」至今已達七年,執政困境和國家困局,都和「中華民國」有關,若不徹底終結中華民國體制,台灣沒有出路。
二、中華民國不等於台灣:國民黨統治台灣半個世紀,所依據的「中華民國憲法」是為了「統治全中國」而設計,雖在李登輝時期有過幾次增修條文的修憲,有意將中華民國的治權限縮在台澎,但整部憲法與增修條文的基本精神,並未將中國視為「另一個國家」,而是劃分為「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也就是國家的基本大法「中華民國憲法」並未把「台灣」當作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地區」;「中華民國」代表全中國,「台灣」只是中華民國暫時居住的旅館,為的是將來的「中國統一」。這就是國民黨的「法統」,也是當前憲政、教育、外交、國防等體制不正常的源頭。民主內亂就是從這裡開始,所以需要制定一部台灣新憲法。
三、台灣從未被以國家身分對待:陳總統執政七年,雖然無數次聲稱「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但是,台灣政府與外國所簽署的合約、任何文書或參與國際組織、駐外單位等,從未使用過「台灣」,依舊沿用「在國際上已經死亡或被中國取代」的「中華民國」或者「中華台北、台澎金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捕魚實體、衛生實體、氣象實體…」等等。請問這些稱號像是一個國家嗎?我們到底主張了什麼?一位知名國際法學者曾說:「台灣政府的作為,讓人覺得台灣不是一個國家。」換句話說,七年住在中華民國體制的結果,並沒有改變「內部的政治混亂和認同危機」,也沒有改變「台灣不是一個國家」的事實。因為我們政府從來沒有以「台灣」的國家身分,在國際間進行任何必要的法律伸張或國家權力的彰顯,所以國際間並不存在一個名叫「台灣」的國家。
四、終結中華民國,才有正常台灣:李登輝前總統雖推動民主改革,但仍然「享受」做「中華民國總統」十二年;陳水扁繼續「享受中華民國總統」八年;如果謝長廷未來仍繼續享受中華民國,無法深刻體認到:「做中華民國總統的最大使命,就是有一天要把中華民國終結掉」,台灣的內外危機將永無寧日。一個國家領導人的意志和政治決斷,絕對影響國家的命運,「做與不做」存乎一念;同樣的,人民集體意志的展現與民主實踐,也會決定國家的命運。
所以,台灣人民如果不發出聲音,不行使公民投票主張「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以及將已經不存在於國際社會的「中華民國」正名為「台灣」,我們就繼續維持現狀,直到中華民國和台灣一起被中國消滅吧。
(作者為台灣北社副社長)

自由電子報 - 台灣共和國才能進聯合國

自由電子報 - 台灣共和國才能進聯合國
台灣獨立建國,應以此為起點,許慶雄教授之《台灣建國的理論基礎》言:「中華民國在台灣是一個國家」、「台灣已經是一個國家」等主張,在國際法上都沒有依據。因為,中華民國政府乃叛亂團體,除非光復大陸,才能成為中國這個國家的合法政府。至於台灣人民自願維持中華民國體制,作為中國的叛亂地區,此舉,反使中華人民共和國得以宣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故,許教授主張,台灣必須自中國「分離獨立」,確立國家領土為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為國民。

自由電子報 - 蔣渭水拚政治

自由電子報 - 蔣渭水拚政治
馬英九在蔣渭水紀念碑前哽咽,推崇蔣渭水對台灣的貢獻,但蔣渭水拚的是政治,並不是拚經濟,顯然和馬英九高舉的拚經濟的大旗沾不上邊。拚政治最基本的功課就是從驅逐外來政權、民族自決及反殖民做起,馬英九及其所屬外來政黨國民黨,本身就是應該被驅逐的目標,所以他們當然要用拚經濟的大旗來移轉人們的焦點。蔣渭水當時的目的當然是要把外來政權日本趕出台灣,回去日本,但因日本太強大,一時無法被驅逐,乃改走議會路線。
拚經濟是政府的事,拚政治更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沒有穩定的政治,就沒有拚經濟的環境。但馬英九及其國民黨外來利益集團本末倒置,要人們拚經濟,不要拚政治,以便忽略他們在台灣的不正當性。就像他們實施戒嚴時期,用白色恐怖讓人民覺得「政治是黑暗的」而不敢碰政治,然後他們就可以獨享、占盡政治上的所有利益,簡直是在愚弄台灣人。
(作者為公務員)

自由電子報 - 鄭成功 漢化成功

自由電子報 - 鄭成功 漢化成功:
"鄭成功 漢化成功
■ 沈建德
民進黨許添財尊鄭成功為民族英雄,李逸洋主持鄭「開台三四六週年祭典」,而近傳馬邀名導拍「鄭成功傳」。
鄭據台二十二年屠殺不斷,台灣頭到台灣尾,血跡斑斑記於史冊:(1)諸羅(嘉義縣市)不歸順者盡殺。(2)搶佔水沙連(林圯埔至斗六間)住民之地不從者殺。(3)登陸車城鎮壓瑯嶠(恆春)。(4)屠殺屏北居民記在「番俗六考」。(5)追殺北港溪上游雲嘉交界之住民。(6)攻殺台南赤嵌住民占據臺江沿岸,載於「臺灣外記」。 (7)「番俗六考」又記:「沙轆原數百人,為最盛,後被鄭遣劉國軒殺戮,只餘六人,潛匿海口」。(8)踏平貓兒干南社(雲林崙背褒忠),屯兵於黃地崙。(9)鄭經趕殺竹山住民。(10)「海上事略」載:「偽鄭守雞籠,凡需軍餉,悉差土番(住民)接遞,男女老樨供役,督運辦日酷有加,施鞭韃,因相率為亂,殺諸社商往來人役,新港仔、竹塹等社皆叛。鄭克塽令左協陳絳率兵剿擒,土番(住民)盡遁入山」。
這些集體屠殺應是「三四六」年前的二二八,不是「開台三四六週年」。

歷史的真相是什麼?
民主社會可以讓真相出土.
有自我覺醒意識的人應該要去追求真相.

自由電子報 - 周書楷不願留的歷史紀錄

當時外交部公開聲明,反對雙重代表權案,但對各國的說帖則含糊表示:「各國必需依其自己國策作決定,如果其決定顧及中華民國的利益和與美國的關係,我們會理解。」這是想佔便宜,又想賣乖的花腔,意思即你們可以不必理會我們公開反對,逕自支持重要問題案和雙重代表權案。
時間已到九月中旬,一些友邦還在觀望,不知道國民黨政府真意,周書楷知道情勢不妙,自然也很著急。他答應在紐約親自向各國代表說明,並在友邦首都積極遊說支持兩案,但「基於內部政治的原因」,必需以「中國的方式」處理。美國外交檔案紀錄:周書楷表示極擔心「外交部的訓令會成為歷史紀錄,我們不能白紙寫黑字。」自由電子報 - 周書楷不願留的歷史紀錄

2007年7月27日 星期五

新台灣新聞週刊

新台灣新聞週刊

〈專訪謝志偉〉這個外省人 為台灣嗆老K
李鴻典、李心怡
第591期
2007/7/19
新聞局長謝志偉曾因受愚民教育而不認識台灣,於是「去德國認識台灣」;學成返台後,隨即積極投入台灣民主運動,從此與台灣這塊土地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去年紅衫軍作亂時,謝志偉正在德國,原本已暫停寫文章的他,忍不住寫了一篇名為「雪地裡的樹樁」的文章,他引述了卡夫卡小說《描述一場奮鬥》的精華段落「我們就像雪地裡的樹樁,一眼望去,淺淺地平躺在那兒,彷彿輕輕一腳就可被挪開。可,不然,因為它們其實是和土地緊密地連結在一起的。可是,您瞧,即便這樣扎實的連結看起來也僅是似有若無而已」。
他寫道,「幾百年來,台灣人不就像一截雪地裡看似無著的樹樁般,這裡被踹一腳,那裡被推一把,儘管傷痕累累,時而失意,時而失神,甚至偶爾難免也失身,但卻從未失根過」。
「雪地裡的樹樁」,同時也是謝志偉本身的寫照,他在二十八歲離開台灣赴德國求學之前,因為受愚民教育而一向支持國民黨,到了德國之後才發現自己竟然不認識台灣,他在德國開始學習台語、學習台灣歷史、文化,他笑稱是「去德國認識台灣」。
回台灣後,他便抱著羞愧的心情投入台灣民主運動,從此與台灣這塊土地緊密地連結在一起,所以儘管擔任新聞局長一個多月就被藍營告了三次,他也如同「雪地裡的樹樁」一般,是踢不倒的。對照之下,告他的人,正是解嚴前協助獨裁政權迫害台灣人民的加害者,這些加害者,至今仍未有任何反省。
赴德 開始認識台灣
問:身為外省族群,您從深藍走向深綠,其中的轉折點為何?
答:雖然我媽媽是本省人,但我是被歸類為外省小孩,總覺得國語要說得標準,而且要捲舌,「不捲舌就捲舖蓋」,我長期受國民黨愚民教育,對當時台灣的政治運動完全不關心,我所投的每張票都是投給國民黨。在我的政治概念裡面,沒有在野黨,甚至沒有執政黨,只有國民黨。
一九八○年我服兵役時,在中壢兵工學校當教官教國文,我們辦公室有十六、七個人,一半是預官,一半是職業軍官,不論本省人、外省人,幾乎都是國民黨籍,只有兩個人不是。他們每個月開小組會議時,我們兩個人就要出去散步,所以我那時候感觸就很深。另外,我發現周遭的國民黨員,他們反而常嘲笑蔣介石,對我這個政治未啟蒙的人也很震撼。
一九八二年,我以榜首考上德國國際交流獎學金。到德國不久,德國就大選,歷經內閣改選,那對我更是震撼教育,我突然發現|原來政府也可以批評,原來政府是可以換的,政府跟黨是兩回事,這對我來說很不可思議。
我開始對照台灣,發現其中差別很大,同時我也開始發現自己對台灣歷史、政治、社會的瞭解是零。在德國跟人聊天時,人家問台灣有沒有左派跟右派,我聽不懂,更嚴重的是,一開始人家問我是哪裡來的,我都說中國,今天看來莫名其妙,可是當時是很自然的。我的行囊裡還有件藍色的長袍,我要讓人家知道我是具有千年文化的中國人,展現「中國人的驕傲」。
可是每次我說自己是中國人,對方就開始講北京、南京、上海,似乎我講的中國和人家講的中國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再解釋是「Republic of China」,人家還是北京、南京、上海,我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搬出台灣,人家就說「你為什麼不直接說台灣?」
我慢慢釐清這種民族、血緣、國家的糾纏,之後出現了一個真空期,因為缺乏了跟土地的連結,人家問起台灣的時候,一問三不知,吳濁流,沒聽過,賴和,沒聽過,當時第一個就是感到羞愧,我如果不改變,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台灣這塊土地。
我開始追尋有關台灣的事情,我開始與台灣同鄉會有更密切的接觸,我慢慢地從羞愧、慚愧變成想要回饋。我對台灣二二八、白色恐怖的歷史,最早接觸是看德文的資料,所以我那五年可以說是「到德國去認識台灣」。
回台 從事校園改革
問:你回台灣後,開始從事民主運動,能否談談這段歷程?
答:所謂的台灣心,說穿了最基本的就是「不再以台灣為羞恥,不再以中國來看台灣」,我開始慢慢習慣學會從台灣看台灣。
例如,你就不會從中國的角度看日本跟台灣的殖民關係,你不能期望台灣人從南京大屠殺的角度來看待台灣跟日本的關係,就好像我們沒辦法期待一九四九年以後來台灣的人,從二二八的角度看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但是我可以期待他們可以從一九四九年後的白色恐怖來看台灣跟國民黨的關係。
我回台灣後,就從事校園改革,這是我從事政治跟社會改革的開端,我告訴自己,你二十八歲以前都沒有幫台灣講話,你有五年的時間在德國,也沒有機會幫台灣講話,你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前面的生氣變成一點勇氣,我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參與「教官退出校園」。
駐德 說台灣民主事
問:先前擔任駐德代表,你並非傳統外交體系出身,為外交圈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答:外交本來不是我的專長,但跟德國的關係是我的專長。我跟德國關係很深,我在德國讀博士五年,中間沒有回台灣,後來也陸續有三年的時間到德國作研究,加上駐德兩年,一共十年。
我們和德國沒有邦交,有缺點也有優點,有邦交,只要作上層的外交即可,不必去演講,不用深入民間,正因為我們沒有邦交,所以必須去做其他的工作,可以開發的點較多。所以除了維持傳統擁護、支持台灣的組織之外,我把很多的時間放在演講,我親自去說台灣的民主坎坷故事。
光是正、副總統都坐過牢,這點就令他們很震撼,而在那樣的戒嚴時代,行政院長謝長廷、蘇貞昌則是抱著身家性命危險站出來的人。我的目的不是要讓德國和台灣建交,但透過這些慘不忍睹的歷史,讓德國人能夠深刻地瞭解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不但值得珍惜,更值得支持。
我四處去演講,大大小小有一百場左右。我抱持態度是,當你跟德國人講台灣的民主、人權,你要告訴他,這些是得來不易的,我常講會天上掉下來的只有兩種東西|一種是雨滴,一種是鳥屎。民主不可能天上掉下來。
我也跟德國人說我親身經歷的故事。我回到台灣教書,就開始從事校園民主運動。當時剛解嚴,台灣還有很多不合理的法規,尤其是心態,所以很多教授們集體上街頭,我怕我媽媽擔心,我都沒跟她說我在做什麼,有一天我在陽明山被一個警察按住,被攝影記者拍到,我媽媽看到很擔心,她不是擔心我做錯事情,她是擔心我因為「做對事情」而受傷。
如果是藍營的人,他是不可能跟人講這段歷史的,因為他們就是威權統治的發動者,這段歷史有多少人犧牲掉,他是加害者,怎麼可能去講加害者的故事。這樣的話,歐洲人他就沒辦法瞭解,台灣走向民主的路上荊棘滿佈,包括它的過程,它裡面的故事。
我去德國兩年瘦了十公斤,很多人跟我開玩笑說,「你沒有全部回來,遺留了一部分在德國」。為什麼?因為四處奔波,每天都在想我還能為台灣做什麼事情?我的辦公室裡頭有一個小房間,原本裡頭就放了張行軍床,大概是要讓我中午休息的時候可以用,不過我從二○○五年五月五日去,到二○○七年六月九日離開,兩年一個月又四天,我從未在那張行軍床躺過。
入閣 比駐德還複雜
問:原先您是在民間,從事校園運動、社會改革,後來進入體制內,先擔任外交官,如今接下新聞局長一職,角色的轉換,如何調適?
答:扁政府找我入閣並不是第一次,直接找我、間接找我都有,游錫?憟H前也找過我到現在這個位置,其實我心理上一直在排斥直接進入政治,我參與政治,但要我直接進入政治,在我心理上一直有排斥,因為擔心會失去自由。
到德國當外交官,對我來說還不算是直接進入政治,因為比較遠,而且德國又是我比較熟悉的地方,而且做外交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輕鬆也可以忙碌,當然我是選擇忙碌的方式,因為我怕無聊,當然也有我想要替台灣做事的心。
我在德國那兩年,主要的對象就是德國與中國,沒有藍綠問題,只有台灣問題,對台灣的向心力比較容易彙整,但回來台灣就是跳進統獨藍綠,情形是不一樣的,比當外交官複雜。我所要面對的是台灣內部的藍綠、統獨問題,這是政治現實。
問:您才接任新聞局長不久,就已經被藍營提告,有什麼感想?
答:他們不出來解釋,卻馬上去告,這也告、那也告,真是「吃人告告(夠夠)」,在這個部分,我不會怕也不會退縮,這是一種試煉,因為我知道我在做對的事。
我之前在陳文成事件的發言,其實我在二○○四年七月一日在做「謝志偉嗆聲」的時候,就討論過這個議題,不是因為我跳進這個內閣才針對陳文成事件有發言,才對國民黨、馬英九提出我的看法、質疑,我是一致的。
他們這些人當時是在幫獨裁政權撐腰,成為他們一部分,幫他們辯護,然後分得一杯羹;基於還原台灣的歷史,我必須要指出來、要提出質疑,他們有時候會講說「是因為當時沒有選擇」,怎麼會沒有選擇?有兩種選擇,一種就是吃香喝辣風風光光,另一種就是手銬腳鐐叮叮噹噹,是有選擇的,有受害者當然有加害者。我認為,重點不是你當時做了什麼,而是你今天的反省是什麼。
問:過去陳師孟擔任台北市副市長的時候講過,他要去市議會備詢就像是要去地獄一樣,您面對立法院時,會有這種擔心嗎?
答:我從來沒有擔心過有人對我的質疑,因為我很真,我講的就是我想的,我不必編謊言。很多人可能認為我是死硬派,但我是出於一九八二年以後,我對台灣的愧疚、慚愧與回饋,我後半段是跟台灣有連結的,我才有資格講「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馬英九他們是「一路走來,始終如意」,享受特權。
解嚴 堅持轉型正義
問:今年剛好是解嚴二十年,政府部門舉辦相當多的活動,外界對於被害者與加害者之間有更多的注目,今年活動是特別設計的嗎?
答:其實這系列活動在我回台灣之前,府院就已經有規畫,黨更不用講了;有人質疑,為什麼十周年不辦,二十周年才來辦?真是笑死人,十周年的時候民進黨又還沒執政;其實國民黨不是不能辦解嚴二十周年,而是看他要用什麼樣的心態。
我們到現在還是看到他們用「德政」的觀點來看待蔣經國宣布解嚴,有這種想法意味什麼?這表示我們解嚴了,但他們還在戒嚴。當年的自由民主人權,被國民黨用「台獨」兩個字來概括,怎麼二十年之後,他們還在打台獨,沒有成長就算了,他們絲毫沒有一點愧疚的心。
他們是在綁架外省族群,我身為外省族群的一分子,我很為那些真正為台灣付出貢獻、生命的外省人叫屈,國民黨把他們所犯的罪惡,轉嫁到這些真正辛勞的外省人,但好處他們都沒享受到,只有被剝削、被犧牲,國民黨真的很可惡。
問:戒嚴三十八年,台灣社會文化各方面的創傷非常嚴重,解嚴後才有時間進行重建,但社會復原並不完全,現在您處在這個位置上,當務之急是要做些什麼?
答:很多人以為我們從解嚴那一剎那起就解嚴了,其實並不是,一輛高速行駛的火車,當你踩下煞車,不再加速了,但火車還是會繼續往前衝,有一個煞車距離,也就是說,解嚴二十年,並不代表戒嚴停止二十年,它還繼續往前衝,至少衝十年,要有這樣的認知,不然會沒辦法接受。
我現在在這個位置,所以要跟民進黨一起努力,堅持轉型正義,包括從文化等軟性面著手,要軟硬兼施,就像船要入港要看風向躲暗礁;另外,我作為發言人,站在第一線,所呈現出來的就代表民進黨政府,什麼時候要傳達訊息,或者是訊息要怎樣傳達,我還在學習,希望透過我的發言,可以把民進黨被污衊的事得到修正,希望我回來是跳火坑,而不是帶火坑回來。
律動 掌握群眾情緒
問:您過去剛開始主持晚會時,所用的台語也沒那樣多,後來才逐漸多起來,最後幾乎可以整場都用台語主持,整個互動就不一樣,而且您把西洋歌曲的律動帶入其中,這箇中有何巧妙?
答:我是從台語的四句聯轉變為RAP,而且我在大學當過老師,當然也當過學生,當老師的人有一個重點就是怎樣讓課變得有趣,台上台下如何能夠互動,這其實很關鍵。所以要想辦法讓他們跟著你說、跟著你唱、跟著你講,像現在很多歌星唱到一半會把麥克風轉向台下,讓歌迷可以接著唱,有互動產生,這種做法其實我比他們早。
不過要有這種互動有一個前提,就是要讓群眾知道要怎麼接話,所以必須要重複,也不能長。所以我就創作了〈GO!GO!GO!台灣是寶島〉,這裡面要有一種感情、有節奏,這跟詩是完全脫離不了關係,通常不要四個字、六個字,要五個字或七個字,例如「台灣袂對叨位去」(台語)就是七個字,再加上五個字「要往哪裡去」(國語),或是「咱講飼老鼠勒咬布袋,是越咬坑越多」(台語),聽起來就很有律動。所以他們看到我出場就會想到節奏,就會跟著搖。
人開始動的時候,就不會只陷在悲情裡。可以把「氣憤」變成「氣氛」,人一動的時候,就有流動,就不是死的,就會有希望,現在的用語叫做「High」,所有原先在心裡被壓抑、被束縛住的東西,就可以解放出來。我常看到很感動的就是有時候有阿公、阿嬤帶著小孫子,都跟著拍子在搖,而且跟這些支持者熟了之後,就會有一種默契,有默契就不會緊張,後來場子比較趕的時候,我可以到了現場五分鐘、十分鐘,再來看今天要講什麼。
這其實跟我的個性有關,但最大的影響可能來自我父親,在我父親朋友與我母親的眼中,他是一個很會說故事的人,他是廣東汕頭人,他的汕頭方言講得很好,然後他的上海話講得跟廣東話一樣好,又會一點日文、一點英文,另外,他也到處跑,當過漁船、商船的船員,也開過小餐廳。可能跟我讀文學也有關係,「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他隨時都有話要講」。

2007年7月25日 星期三

自由電子報 - 《黃天麟專欄》北京→黃良華→KMT

自由電子報 - 《黃天麟專欄》北京→黃良華→KMT
從此將台商代表列入中國國民黨立法院不分區立委之安排,將成為一項不可或逆的不成文法,中國「以商逼政」、「以經促統」的戰略展開將從此可由北京直接指揮中國國民黨在立院之運作。若二○○八年立法院仍由中國國民黨為主體之泛藍所控制,台灣政府的立法院將實質成為北京在台之立法機構,以台商委員為媒介,形成「北京─國台辦─台商總會─台灣立法院」的直線指揮系統,為「經濟一中」效命。在此意義上,二○○七年七月十二日是台灣主權城池再陷落一城的一天。
無獨有偶,二○○七年七月十二日也是海基會董監事聯席會議通過由執政的民進黨立委洪奇昌出任董事長之一天。大家都心知肚明,董監事會開會只是一種形式,幕後的決定者是政院高層。因為洪委員過去推動兩岸關係不遺餘力,力主產業西進中國,並在立法院與親民黨立委聯手提案要求鬆綁台商中國投資上限。他認為,在「國際經濟的長河裡」台灣不能沒有中國,論調宛如台灣在「國際政治的長河裡」不能不與中國統一。
過去七年民進黨執政最為奇特的政策思維之一,就是兩任駐美代表都起用了深藍的外交官員,民進黨第一任駐美代表還在二○○四年大選投票前夕提出辭呈。任命反本土、反公投、反正名、反台灣進入聯合國的人去遊說美國,遊說的結果當然是美國對台公投、修憲、廢統之不了解、不支持及反對,「請鬼拿藥單」莫此為甚。
將來的海基會由力主西進的董事長掌舵之後,在與中國之意見傳達、對府院之政策分析與建言能否客觀,能否顧及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福祉,能否以台灣的整體經濟利益為優先,都將是全民所關注與憂慮的地方。更令人擔心的是,北京會不會透過台商、台商在台之立委,與海基會形成連線,形成莫之能禦的「經濟一中」戰線,不但力足以左右立院之立法,還將整個行政、立法置於北京的遙控之下,這才是我們所必須嚴正思考的問題。

2007年7月22日 星期日

自由電子報 - 《星期專論-向陽》這樣的大考文史命題將伊于胡底

自由電子報 - 《星期專論-向陽》這樣的大考文史命題將伊于胡底
大考中心面對外界質疑,提出的解釋是,該中心完全依照教育部八十四年課綱比例規定出題,「依法行政」。照這個鋸劍式說詞,則過去歷年來高於今年的文史出題比例,就意謂著過去該中心並未依法行政,這責任是不是也該由該中心承擔?針對國文考題,命題小組說明根據舊課綱之外,還強調過去歷年試題「逐漸偏離課本,而且有漸行漸遠的傾向」、「不利於語文教學,必須及時導正」,換句話說,這幾年同樣都是大考中心出題的傾向,乃是錯誤的,該中心是否也得為歷年來「偏離課本」的出題傾向,向因此受害的學生和家長道歉?進一步說,這種只要命題小組就可「導正」命題傾向的出題模式,未免恣意輕率,又豈是面對全國考生的大考中心所能卸責?

是今年文史試題的「傾向」很明顯地以舊課綱為盾牌,與我們這一代共同走過的台灣社會越走越遠離,與我們下一代要走出去的世界和未來越走越回去||台灣文學、歷史題目和所占分數的大幅下降,說明了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大考,並不在意也不重視這一代以及上一代的文學累積和前人奮鬥;古典文學、中國歷史題目和所占分數的大幅升高,則又暗示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下一代,只有回頭擁抱中國古代文史才能出人頭地。荒謬的是,這樣事關教育走向和下一代應有教育權利的命題走向,不是出自主管國家教育政策的教育部,而是由大考中心委託的命題小組決定,因而形成少數命題委員就可以今年「導正」去年、以小組傾向「導正」試題方向,並因此造成大考命題和教育政策相互抗頡、考試內容和時代潮流互為扞格的錯謬現象。這才是今年大考文史命題最深層的問題所在。

而同樣不在課本範圍內的王德威學術論文(一種逝去的文學?)也被拿來出題,甚至完全顛倒該文意旨,以「反共文學」為標準答案,王德威已聲明該命題錯誤,要求命題者「熟讀」原文〔這是錯誤試題,答錯的反而是對的,答對的反而錯了〕||這樣的例子明白表示:儘管台灣文史已經存在,卻仍特意漠視;即使中國文史錯誤認知,還要橫加抬舉。此次大考文史命題的嚴重傾斜,由此一葉,即可知秋。
這樣的大考中心,這樣的文史命題傾向,能不愧對參加今年指考的十萬九千八百八十九名考生,以及這些考生背後努力向前行進的台灣社會嗎?



請問這些老師的專業在哪裡?
他們為什麼有這樣的權力?

2007年7月20日 星期五

[HI-ON]鯨魚網站-文言文──該被淘汰的文體

[HI-ON]鯨魚網站-文言文──該被淘汰的文體
文言文──該被淘汰的文體
郭健二2007/07/20
最近文言文的教學與在考試中所佔的比例,引起政治、教育、學術界的爭論,其中還涉及中國和台灣意識型態的問題,對此我想表達一些看法。
文學可以反映一個時代,時代也會隨著思想潮流而改變,很自然的,文學與文體也會跟著時代而丕變,而沒落。

我認為文言文應該是屬於該被淘汰的文體。

文言文是中國文體的ㄧ環,我現在就中國文學的演變略作說明:

在中國的漢朝有一種文學作品稱之為「賦」,是由詩與散文融合而成的ㄧ種文體,它的詞藻華麗而誇張,好堆砌冷僻之字,表面富麗而艱深難讀,當時寫「賦」的作家多為文字學家,換句話說,一般人如果文字懂得不多,是很困難去欣賞,更不用說要去寫「賦」這樣的作品,後來又演變成專門應付高等考試的「律賦」,當時的讀書人為了考試而不得不硬著頭皮去苦讀,而在通過考試之後,便將它棄之如敝屣了,因此「賦」這種文學,到了唐宋就逐漸衰微而趨於沒落。

另外還有一種文體,稱為「駢體文」,創於漢朝,興盛於六朝,它的特色是:對偶工整、音韻和諧、詞藻華美、典故繁多,但這種文體因為太重視形式和詞藻,內容逐漸變得空洞,用典又頻繁,使得一般人無法了解文中深奧寓意,到了唐初陳子昂率先起來反對,韓愈跟著高唱「古文運動」,隨後王安石、三蘇、柳宗元、曾鞏等人附和之,「駢體文」終於走上衰頹之途。

當時韓愈所提倡的「古文」,就是要恢復周、秦、兩漢的散文,用現代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使用讓人看得懂,簡易明白的白話文」
大凡一種文體,一旦與社會脫節而只能作為考試的工具,最後的結局總難逃沒落而被淘汰的命運;文言文目前在台灣的狀況,就如漢朝的「賦」與六朝的「駢體文」一樣,學生純粹是為考試而不得不去研讀,一旦通過考試,就與文言文揮揮手,「從此不再相見」了。

我引用兩段文句,讓大家了解現代的中學生,國語文所研讀的是這般「艱澀難懂」的古代文章,也讓大家體驗一下,當前中學生讀文言文的感受。

中國戰國時代,秦始皇之丞相李斯,寫了一篇「駢體文」,其中有如下的文句:【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鼍之鼓。】

短短只有兩行,卻是處處是典故,這種好像是在教人猜謎語的文章,一般人看得懂嗎?而這篇艱澀難懂的「駢體文」,正是目前各出版社都列入高三國文教材的「諫逐客書」,也就是今年大學指考國文科試題出處。

中國唐朝有一位作家杜牧,寫了一篇「阿房宮賦」,「阿房宮」是秦始皇所建的宮室,杜牧藉著敘述「阿房宮」由繁華到燬滅,隱喻秦國的暴起與滅亡,以警戒後代的君王,其中有這樣的句子:【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雲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

請問這樣艱澀的文言文,目前我們社會人士有幾個人有興趣去欣賞?這一篇卻是現在高中生的國文補充教材,這種在唐宋時代已經衰微的文體,卻由於「大中國的意識型態」作祟,而硬要逼迫處在瞬息萬變的電腦時代的中學生去研讀,去背誦,實在是毫無道理,顯然也毫不體恤學生之負擔。

我再引用「比較淺近」的文言文──「世說新語」其中的ㄧ則:【人問顧長康:「何以不作洛生詠?」答曰:「何至作老婢聲」】。
借問一下,你了解這段文字的旨意嗎?你知道「洛生詠」「老婢聲」是甚麼碗糕?「世說新語」可是大專聯考曾經出題的項目呢!

文言文除了艱澀難讀之外,還有一種「化簡單為繁複」的怪現象;在論語裡有一段話:【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問的是「子路」這個人如何,而孔子的回答卻冒出「由」這個人如何如何,顯然是牛頭不對馬嘴;原來「子路」與「由」是同一個人──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一稱季路;

大家看看,一段不到30個字的文言文句子,問與答之間就教人摸不著頭緒,而一個人卻莫名其妙的要有數個稱呼;在高中論語中,孔子的子弟出現約有12人,平均以一人有三個名字號來計算,也就是說,現在台灣的一個中學生要研讀論語,就必須要先背好36個孔子子弟的名、字、號,否則無法了解課文中對話的角色,至於六冊國文課本裡的數十位文言文作者,只是想到要去記他們的名字號,就要讓學生頭痛不已,大呼吃不消了。

我希望那些孺慕「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政客如李慶華、李慶安以及「中國學者」如余光中者之流,不要每次有人提議要減少文言文課程的比例時,你們這一群中國人就開始哇哇大叫,不要把那些連你們祖國都不太想要的「中國古董」,硬生生的要塞進台灣學生的腦袋裡,將那些已經不合時宜,應該要淘汰的艱深文言文,應該要擺進博物館的骨董化石,強迫台灣的學子去研讀,去背誦,去消化。

你們愛慕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吃狗肉?!隨地吐痰?!」那是你家的代誌,但是請不要虐待台灣的學生,讓這群莘莘學子儘快擺脫研讀文言文的噩夢吧。

PS:「台灣官場錄」雖然古人的名字號,會讓人對文言文的內容混淆不清,但對現代人倒不必然會有這種現象,我且舉一例:【伯雄者,曩昔其伯父為國民黨所殺害也;伯公者,當今貴為國民黨之主席也。】

一般人看到這一句,會認為「伯雄」與「伯公」,一定是兩個不同的人,因為伯父被國民黨殺害了,而姪子竟會當起國民黨的主席,在人倫義理上,這根本就是「無情無義,無血無目屎」,令人不可思議的代誌;但這一句話如果用心去猜,還是可以猜得出來是同一個人-------因為雄雌的「雄」字,和公母的「公」字,這兩個字的字義,在這一句話裡是互通的,所以我們可以推論出:「伯雄者,伯公也,一心追求權位不顧人情義理之輩也」

國民黨的官場,最興中國古代宮廷這一套封建文化,總喜歡在他們的姓名之外又加字號,權位越高的人越喜歡人家在他們的字號上,再加上一個「公」字來稱呼他,而阿諛奉承的馬屁精,就會一直在這些高官面前「公來公去」,所以我們在國民黨集會的場合,經常會聽到此起彼落,到處叫人「阿公」,一片『半路認「阿公」』的景象。

日後我們網上的朋友一聽到有人在呼叫國民黨的某某大官,這個「公」,那個「公」,就可以知道那個被稱呼為「公」的人──是「ㄍㄤ」也,不是母也!」。

我們台灣人是不作興來這一套矯揉造作,裝腔作態的中國官場「假仙」文化,每次我聽到有人呼叫甚麼「公」,而被稱為「公」的人,也一臉得意相,我就會全身起「雞母皮」,翻胃要嘔吐。

(鯨魚網站註:作者為台南市退休高中「國文」教師)

2007年7月14日 星期六

酥餅的BLOG:華爾街評論:台灣不認輸的一群 - 樂多日誌

酥餅的BLOG:華爾街評論:台灣不認輸的一群 - 樂多日誌
Taiwan's 'Refuse-to-Lose' CrowdBy THERESE SHAHEENNovember 8, 2006
台灣不認輸的一群華爾街日報表示,
台灣政治紛亂的根源不在於陳水扁總統、他的家庭與朋友涉嫌貪污的指控,
而在於台灣總統就任六年來的重大改革計畫。
要知道,陳總統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位不是來自國民黨這個專制統治台灣半世紀的政黨的總統。
所以,毫無意外的,他的改革計畫會遭到還不習慣敗選的既有勢力強勢阻擋。
許多觀察台灣的專家稱這些前國民黨官員與親民黨為“不認輸的一群”,他們妨礙許多總統的計畫。
以國防為例,雖然陳總統在將近第二任的時候才處理台灣的國防議題,但是他也在2003年推出了一百八十億美金,
有布希政府強力支持的國防預算,然而軍購案一直被擋在反對黨控制的立法院裡。
陳總統對台灣政治體制的改革也遭受類似的阻擋,自從蔣介石在二次世界大戰逃到台灣後,
台灣就採五權分治體制,五權之間常常有重複之處。
在嘗試將體制轉化為更適合現代台灣、更有效率的制度時,一如預期,馬上遭遇目前支持者還掌握大部分政府機關的國民黨的抵制。
華爾街日報認為,在這樣的政治氣候下,毫無意外的,非法使用國務機要費的指控成為不認輸的一群最好的藉口,
尤其是在總統夫人吳淑珍被起訴貪污後。
當然,任何對公務人員的指控都必須以符合程序正義的方法調查,
但是同時也要記住,一些有爭議的支出是用在對台灣國家安全有關的機密外交。
當北京在全世界用許多資源想孤立台灣的時候,台灣必須用非常手段經營外交。
由於這些手段的機密性,規範相關經費的規定也是模糊不清。
由於目前的爭議,堅持透明的預算程序與訂定清楚的規範有可能解開某些經費的機密性。
華爾街日報也表示,陳總統在六年的任期中犯了一些錯誤,
他的勝選來自於加速自李登輝時期開始,主權與國家認同運動的授權,
但是他可能無法分清大眾對保持台灣認同的支持與正式宣布台灣獨立的渴望以致於在這些議題上忸怩作態反倒成了他的特色。
被反對黨控制的媒體也有效的將他塑造成無故挑釁中國的角色,連布希政府都覺得有必要在這方面提醒他。
事實是,大部分的台灣國民不希望被北京統治也不希望與其敵對。
這對陳總統造成兩難,當台灣人民享受事實上的獨立時,來自中國經濟與武力的威脅也不斷增加。
華爾街日報明確指出,台北的亂局跟政府效能或是貪污的指控關係不大,示威與要求陳總統辭職正是台灣民主還不成熟的明證。
與街頭群眾交談發現,有些台灣人民放棄對程序正義與法治這個民主核心價值的尊重。
反扁的熱度與強度讓人感覺到在狂熱仇恨的氣氛下,將是暴民而不是程序在主宰。
民主的最高目標應該在於保護每一個人的聲音,而不是投射群眾的怒吼,不管那樣的聲音多正義。
最後,華爾街日報認為,一個強大民主的台灣,不只對台灣人民,也對區域與整個世界最有利。
在這個成長的關鍵時期,台灣的民主需要國際社會的支持與鼓勵。
但是最終,台灣人民必須決定他們的未來是要用民主程序來決定,還是被佔據街頭的暴民所決定。

2007年7月13日 星期五

自由電子報 - 共同市場賣大餅

自由電子報 - 共同市場賣大餅
事實上,「共同市場」的成立基礎是建立在參與國家間,某種程度的政治協議之上。此協議的過程,依照過去歐盟的經驗,絕對是複雜、困難與冗長。但國民黨卻刻意只談「共同市場」的好處,不談其成立的障礙與政治基礎,實有畫大餅,誤導民眾之嫌。更何況,別忘了,當初歐洲共同市場的成立,是基於個別主權國家間的合意,才得以成立。現在中國連台灣是一個國家的事實都不願承認,如何談判起?
而就兩岸談判的交手經驗而言,再怎麼看似純經濟的議題,中國一向是政治處理。以過去的包機、以及現在中國觀光客來台的案子為例,如果中國真的純以經濟事務的角度來處理,怎會時而積極,時而消極,讓進程一拖再拖?說穿了,北京還是在做一連串的政治計算。
另外,就算「兩岸共同市場」真能談出點眉目,從現成最接近的例子香港來看,也絕不是台灣未來經濟發展、可長可久的萬靈丹。透過與北京簽訂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香港近年來,的確在關稅免除、服務業、投資便利上獲利。但經濟上,代價是失業率提高、貧富差距擴大、個人平均所得停滯不前;政治上,則是喪失了民主、自由與人權的保障。台灣願意付出這些代價嗎?
與北京交手,一切都是政治的。妄想只談經貿交流,而不碰觸政治議題,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台灣要走向「香港化」,「兩岸共同市場」在現實上根本沒有實現的空間。在兩岸議題上,台灣需要的不是一個虛幻的大餅,而是在目前的實際互動與談判中,去真正解決問題,累積互信。同時,在中國尚未「變通」前,台灣應先做好操之在己的部分,如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產業升級與做好全球佈局。
(作者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政治系博士候選人)

2007年7月12日 星期四

新台灣新聞週刊

新台灣新聞週刊

靈巡迴國際 唱出無限台灣
陳金萬
第590期
2007/7/12
閃靈樂團將巡迴歐美亞三大洲超過八十場演唱會,特地創作了「無限台灣」單曲,以發出我國在國際社會備受孤立的吶喊,期能在歐美各地年輕一輩的樂迷中尋求對台灣處境的同情與支持。


脫去陰森恐怖、殺氣騰騰的黑金屬舞台妝,閃靈樂團其實有一顆人文關懷的心。閃靈樂團主唱Freddy和貝斯手Doris兩人從小都有學習古典鋼琴的音樂底子,如果有人問Freddy「你最喜歡那一位音樂家的作品?」他會毫不猶豫的回答「蕭邦」,除了蕭邦作品所具有的速度感和一股淡淡的哀傷,與閃靈樂團的作品有些許相似之處以外,Freddy特別欣賞蕭邦為了命運多舛的祖國波蘭奮鬥不懈的精神,也是重要原因。
新聞局長兼主持人謝志偉接著說,據悉馬英九也是閃靈樂團的樂迷,所以他特別聘請蕭萬長來幫忙擔任副手,形成「蕭幫」體制的競選組合,是不是這個樣子?謝志偉天馬行空的比擬,馬上引來哄堂大笑,成了七月四日「閃靈UNlimited國際巡迴演唱會」行前記者會的一大笑點,讓閃靈樂團出國遠征的「哀傷」氣氛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
將巡迴歐美亞 唱出無限台灣
閃靈樂團此行是應邀參加美國Ozzfest演唱會,並接續以「UNlimited Taiwan(無限台灣)」為題於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在美國巡迴演出。該演唱會是由獲得兩座葛萊美獎、被英國知名音樂雜誌「新音樂快訊」(New Musical Express, NME)譽為「神乎奇技的天才」美國搖滾教父奧茲?歐斯朋(Ozzy Osbourne)於一九九六創立,每年巡迴演唱會超過二十場,參加樂迷逾百萬,「閃靈」是唯一受邀的亞洲樂團。
閃靈樂團團長Freddy指出,此行係自兩千年以來第三度配合發行專輯應邀出國演唱,閃靈樂團從二○○七年七月至十二月底,將巡迴歐美亞三大洲超過八十場演唱會,而場次仍不斷地持續增加。與往年不同的是,「閃靈」今年特地創作了UNlimited Taiwan單曲並錄製MV,以發出我國在國際社會備受孤立的吶喊,期能在歐美各地年輕一輩的樂迷中尋求對台灣處境的同情與支持。
Freddy感性的表示,外國樂評人介紹他們的作品時,除了常會運用「五聲音階」、「亞洲小調」的字眼以外,現在他們也常常提到「閃靈」的創作,予人「莫名美麗的哀傷」之感。這是源於他所熱愛的祖國台灣,提供他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他也希望藉由作品的分享能夠引發歌迷了解台灣歷史的興趣。
鼓吹入聯合國 要用音樂嗆聲
對閃靈來說,以台灣的歷史文化為主題來作音樂,引發團員很大的創作熱忱,台灣歷史的故事很多,而且大部分是悲劇,閃靈的音樂也因此在狂暴的重金屬音樂中蘊含了悲傷的美感,成為其重要特色,這跟歐洲黑金屬音樂反基督教的傳統有很不相同的地方。
事實上,台灣的基督徒人口從來不曾超過百分之五,在文化上也沒有形成所謂的「霸權」,Freddy很清楚的知道,在台灣唱反基督教的主題不適合閃靈;強調以「獨立精神」作音樂的「閃靈」,自然不會甘於作為一個歐美流行文化的盲目跟從者,隨之起舞。相反的,「閃靈」從認同本土的歷史文化出發,積極的去參與各種社會運動,反而和推廣台灣獨立運動的長老教會成了志同道合的協力伙伴。
「閃靈」在今年初安排赴美行程的時候即主動表達善意,和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前任總幹事羅榮光牧師所帶領的「台灣聯合國協進會(TAIUNA)」進行聯繫,表示願意擔任義工到聯合國辦公室的所在地美國紐約嗆聲,為「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宣傳活動免費代言,因而促成了這起「上帝僕人與地獄使者」的合作關係,從此之後,「閃靈」彷彿受到上帝特別的祝福,國際邀約一場接一場不斷地增加。
羅榮光牧師表示,早在二○○二年長老教會和獨派團體共同推動「台灣全國站起來」活動,就發現Freddy這個年輕人很有台灣心,很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受到媒體影響或是遇見困難,就信心動搖或輕易放棄理想,所以很多人都樂意幫助他,也很高興看到他能出國為台灣爭光。如果台灣能夠多一些藝人像「閃靈」一樣,不畏懼中共打壓,勇敢的走向世界舞台,不論是對台灣的未來或是他們自己的演藝之路都會更加的寬廣。
勇闖國際市場 寫下閃靈王朝
今年四月號的「FOOL’S MATE」雜誌,對「閃靈」成功展開歐美日市場的國際發展感到相當好奇。主唱Freddy表示,台灣的藝人樂團們大多沒有想要進軍國際的意識,會想到要去的大多以說華語的國家例如中國、香港、新加坡為主。但「閃靈」卻從來不自我設限,從一開始就決定向各個不同地區的國際市場進軍。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兼獨立音樂樂評人何東洪表示,這對台灣的獨立音樂工作者等待他人來發掘的被動心態,是一大刺激,「閃靈」知道自己要什麼,也懂得自己創造機會,加上自己的努力才能受到國際樂迷的肯定。有人會拿「五月天」或「伍佰」在國內受歡迎的程度與之相比,但是,「閃靈」下的功夫不同,收穫自然也就不同。
另外,該雜誌記者也認為閃靈在音樂中加入中國樂器「二胡」是很有個性的做法,Freddy則表示,蒙古、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都有使用二胡,因此二胡是「東亞傳統樂器」這樣的說法比較適合。「閃靈王朝」一書的撰文者及重金屬樂評人邱立威表示,「閃靈」作品的東方旋律和取材於台灣歷史、神話傳說的歌詞內容,都是吸引西方樂迷的因素,甚至於將中文翻譯成英文的音節不同,也足以形成樂團的特色。
日本乃至於亞洲各國吉他手必讀的「YOUNG GUITAR」雜誌,即撰文讚揚《賽德克巴萊(原住民語:真正的人)》這張專輯具備國際規格,能與北歐的重金屬勢力分庭抗禮。事實上,「閃靈」為了尋求錄音品質的突破,他們找來了金曲獎的最佳製作人陳珊妮合作,不僅在Freddy嘶吼的唱腔上面加入了陳珊妮的美聲唱法,更在遠赴丹麥錄音室的工作中,讓陳珊妮的利耳發揮磨人的功夫,在重金屬狂暴的吉他刷扣聲中增添一股陰柔華麗的「哥德味」。不斷地精益永精,求新求變,這些都是閃靈樂團廣受海內外樂迷歡迎的原因。
唱出台灣生命 可望帶動流行
閃靈樂團為了推廣台灣加入聯合國的理念,特別創作了「UNlimited Taiwan(無限台灣)」的主題曲,此曲帶有一點進行曲的旋律,歌詞簡單易學但意義非凡,不像以前的作品有些艱澀難懂,很容易琅琅上口,振奮人心,他們還準備在KTV中作推廣,可望帶動一波新的流行。謝局長於閃靈樂團臨行記者會詮釋該團UNlimited Taiwan樂曲主題的時候,充分發揮他文學博士說文解字的功夫,他指出,在這支MV裡面可以看到「UNlimited(無限)」和「Island(島嶼)」這兩個字重覆地出現,UNlimited可以拆成「UN(聯合國)」及「limited(限制)」兩個部分,limited這個字的原意是「牆」有隔絕的意思,Island則代表被「鹽」包圍的土地。
謝志偉說,台灣人民在戒嚴期間奮鬥爭取突破政治的禁錮,現今雖已解嚴,然在國際間仍受中國外交孤立所造成的層層束縛,閃靈樂團以UNlimited Taiwan訴求強烈傳播台灣無止境的生命力,努力掙脫「UN(聯合國)」為主的國際「limited(限制)」。搖滾音樂是不受拘束的音樂形式,閃靈樂團赴美巡演正是我國突破束縛,爭取自由的表徵。
謝志偉讚許「閃靈」以第一支亞洲人樂團參加Ozzfest音樂盛會,乃台灣的驕傲,更肯定閃靈樂團以民間團體一己之力,自發性的為國家在國際場合發聲的行動,堅信與台灣脈動結合的閃靈樂團必能以音樂藝術感動國際人士,為我國爭取無限的助力。
謝局長在記者會結束前與閃靈樂團成員在巨型巡迴列車紙板上簽名,宣布巡迴列車啟動,預祝「閃靈」赴美演唱成功。新聞局此次藉由閃靈樂團在美巡演之時機傳達我參與聯合國的訴求是今年一系列國際文宣的第一波文宣行動。鑒於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充分展現全民的心聲,新聞局除將運用傳統國際文宣通路,傳達我朝野共同心聲外,更將與其他部會結合民間資源人脈,在國內外造勢,努力為台灣發聲。

新台灣新聞週刊

新台灣新聞週刊

靈巡迴國際 唱出無限台灣
陳金萬
第590期
2007/7/12
閃靈樂團將巡迴歐美亞三大洲超過八十場演唱會,特地創作了「無限台灣」單曲,以發出我國在國際社會備受孤立的吶喊,期能在歐美各地年輕一輩的樂迷中尋求對台灣處境的同情與支持。


脫去陰森恐怖、殺氣騰騰的黑金屬舞台妝,閃靈樂團其實有一顆人文關懷的心。閃靈樂團主唱Freddy和貝斯手Doris兩人從小都有學習古典鋼琴的音樂底子,如果有人問Freddy「你最喜歡那一位音樂家的作品?」他會毫不猶豫的回答「蕭邦」,除了蕭邦作品所具有的速度感和一股淡淡的哀傷,與閃靈樂團的作品有些許相似之處以外,Freddy特別欣賞蕭邦為了命運多舛的祖國波蘭奮鬥不懈的精神,也是重要原因。
新聞局長兼主持人謝志偉接著說,據悉馬英九也是閃靈樂團的樂迷,所以他特別聘請蕭萬長來幫忙擔任副手,形成「蕭幫」體制的競選組合,是不是這個樣子?謝志偉天馬行空的比擬,馬上引來哄堂大笑,成了七月四日「閃靈UNlimited國際巡迴演唱會」行前記者會的一大笑點,讓閃靈樂團出國遠征的「哀傷」氣氛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
將巡迴歐美亞 唱出無限台灣
閃靈樂團此行是應邀參加美國Ozzfest演唱會,並接續以「UNlimited Taiwan(無限台灣)」為題於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在美國巡迴演出。該演唱會是由獲得兩座葛萊美獎、被英國知名音樂雜誌「新音樂快訊」(New Musical Express, NME)譽為「神乎奇技的天才」美國搖滾教父奧茲?歐斯朋(Ozzy Osbourne)於一九九六創立,每年巡迴演唱會超過二十場,參加樂迷逾百萬,「閃靈」是唯一受邀的亞洲樂團。
閃靈樂團團長Freddy指出,此行係自兩千年以來第三度配合發行專輯應邀出國演唱,閃靈樂團從二○○七年七月至十二月底,將巡迴歐美亞三大洲超過八十場演唱會,而場次仍不斷地持續增加。與往年不同的是,「閃靈」今年特地創作了UNlimited Taiwan單曲並錄製MV,以發出我國在國際社會備受孤立的吶喊,期能在歐美各地年輕一輩的樂迷中尋求對台灣處境的同情與支持。
Freddy感性的表示,外國樂評人介紹他們的作品時,除了常會運用「五聲音階」、「亞洲小調」的字眼以外,現在他們也常常提到「閃靈」的創作,予人「莫名美麗的哀傷」之感。這是源於他所熱愛的祖國台灣,提供他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他也希望藉由作品的分享能夠引發歌迷了解台灣歷史的興趣。
鼓吹入聯合國 要用音樂嗆聲
對閃靈來說,以台灣的歷史文化為主題來作音樂,引發團員很大的創作熱忱,台灣歷史的故事很多,而且大部分是悲劇,閃靈的音樂也因此在狂暴的重金屬音樂中蘊含了悲傷的美感,成為其重要特色,這跟歐洲黑金屬音樂反基督教的傳統有很不相同的地方。
事實上,台灣的基督徒人口從來不曾超過百分之五,在文化上也沒有形成所謂的「霸權」,Freddy很清楚的知道,在台灣唱反基督教的主題不適合閃靈;強調以「獨立精神」作音樂的「閃靈」,自然不會甘於作為一個歐美流行文化的盲目跟從者,隨之起舞。相反的,「閃靈」從認同本土的歷史文化出發,積極的去參與各種社會運動,反而和推廣台灣獨立運動的長老教會成了志同道合的協力伙伴。
「閃靈」在今年初安排赴美行程的時候即主動表達善意,和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前任總幹事羅榮光牧師所帶領的「台灣聯合國協進會(TAIUNA)」進行聯繫,表示願意擔任義工到聯合國辦公室的所在地美國紐約嗆聲,為「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宣傳活動免費代言,因而促成了這起「上帝僕人與地獄使者」的合作關係,從此之後,「閃靈」彷彿受到上帝特別的祝福,國際邀約一場接一場不斷地增加。
羅榮光牧師表示,早在二○○二年長老教會和獨派團體共同推動「台灣全國站起來」活動,就發現Freddy這個年輕人很有台灣心,很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受到媒體影響或是遇見困難,就信心動搖或輕易放棄理想,所以很多人都樂意幫助他,也很高興看到他能出國為台灣爭光。如果台灣能夠多一些藝人像「閃靈」一樣,不畏懼中共打壓,勇敢的走向世界舞台,不論是對台灣的未來或是他們自己的演藝之路都會更加的寬廣。
勇闖國際市場 寫下閃靈王朝
今年四月號的「FOOL’S MATE」雜誌,對「閃靈」成功展開歐美日市場的國際發展感到相當好奇。主唱Freddy表示,台灣的藝人樂團們大多沒有想要進軍國際的意識,會想到要去的大多以說華語的國家例如中國、香港、新加坡為主。但「閃靈」卻從來不自我設限,從一開始就決定向各個不同地區的國際市場進軍。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兼獨立音樂樂評人何東洪表示,這對台灣的獨立音樂工作者等待他人來發掘的被動心態,是一大刺激,「閃靈」知道自己要什麼,也懂得自己創造機會,加上自己的努力才能受到國際樂迷的肯定。有人會拿「五月天」或「伍佰」在國內受歡迎的程度與之相比,但是,「閃靈」下的功夫不同,收穫自然也就不同。
另外,該雜誌記者也認為閃靈在音樂中加入中國樂器「二胡」是很有個性的做法,Freddy則表示,蒙古、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都有使用二胡,因此二胡是「東亞傳統樂器」這樣的說法比較適合。「閃靈王朝」一書的撰文者及重金屬樂評人邱立威表示,「閃靈」作品的東方旋律和取材於台灣歷史、神話傳說的歌詞內容,都是吸引西方樂迷的因素,甚至於將中文翻譯成英文的音節不同,也足以形成樂團的特色。
日本乃至於亞洲各國吉他手必讀的「YOUNG GUITAR」雜誌,即撰文讚揚《賽德克巴萊(原住民語:真正的人)》這張專輯具備國際規格,能與北歐的重金屬勢力分庭抗禮。事實上,「閃靈」為了尋求錄音品質的突破,他們找來了金曲獎的最佳製作人陳珊妮合作,不僅在Freddy嘶吼的唱腔上面加入了陳珊妮的美聲唱法,更在遠赴丹麥錄音室的工作中,讓陳珊妮的利耳發揮磨人的功夫,在重金屬狂暴的吉他刷扣聲中增添一股陰柔華麗的「哥德味」。不斷地精益永精,求新求變,這些都是閃靈樂團廣受海內外樂迷歡迎的原因。
唱出台灣生命 可望帶動流行
閃靈樂團為了推廣台灣加入聯合國的理念,特別創作了「UNlimited Taiwan(無限台灣)」的主題曲,此曲帶有一點進行曲的旋律,歌詞簡單易學但意義非凡,不像以前的作品有些艱澀難懂,很容易琅琅上口,振奮人心,他們還準備在KTV中作推廣,可望帶動一波新的流行。謝局長於閃靈樂團臨行記者會詮釋該團UNlimited Taiwan樂曲主題的時候,充分發揮他文學博士說文解字的功夫,他指出,在這支MV裡面可以看到「UNlimited(無限)」和「Island(島嶼)」這兩個字重覆地出現,UNlimited可以拆成「UN(聯合國)」及「limited(限制)」兩個部分,limited這個字的原意是「牆」有隔絕的意思,Island則代表被「鹽」包圍的土地。
謝志偉說,台灣人民在戒嚴期間奮鬥爭取突破政治的禁錮,現今雖已解嚴,然在國際間仍受中國外交孤立所造成的層層束縛,閃靈樂團以UNlimited Taiwan訴求強烈傳播台灣無止境的生命力,努力掙脫「UN(聯合國)」為主的國際「limited(限制)」。搖滾音樂是不受拘束的音樂形式,閃靈樂團赴美巡演正是我國突破束縛,爭取自由的表徵。
謝志偉讚許「閃靈」以第一支亞洲人樂團參加Ozzfest音樂盛會,乃台灣的驕傲,更肯定閃靈樂團以民間團體一己之力,自發性的為國家在國際場合發聲的行動,堅信與台灣脈動結合的閃靈樂團必能以音樂藝術感動國際人士,為我國爭取無限的助力。
謝局長在記者會結束前與閃靈樂團成員在巨型巡迴列車紙板上簽名,宣布巡迴列車啟動,預祝「閃靈」赴美演唱成功。新聞局此次藉由閃靈樂團在美巡演之時機傳達我參與聯合國的訴求是今年一系列國際文宣的第一波文宣行動。鑒於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充分展現全民的心聲,新聞局除將運用傳統國際文宣通路,傳達我朝野共同心聲外,更將與其他部會結合民間資源人脈,在國內外造勢,努力為台灣發聲。

2007年7月10日 星期二

自由電子報 - 跨國官司探台灣地位真相

自由電子報 - 跨國官司探台灣地位真相
二○○七年六月二十六日起〔ROGER C. S. LIN v. USA〕 Civil Action No. 06-1825(RMC)案,美國行政部門(Executive Branch)連續四次以「政治問題」、「國家免訴」和「無管轄權」為由,要取消訴訟案,經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兩度駁回後,此控美官司現在進入「法理事實審查」階段,林志昇的律師團可向被告(包含白宮、國務院、國防部、法務署等行政部門)調閱台灣人從來沒見過之相關文件,包括向美行政部門調閱四十份文件,向國務院提出十五項質詢議題,以及二十九項要求行政部門承認事項。這是一九五二年舊金山和約生效以來台灣人的夢想,終於在林志昇與何瑞元帶領的團隊初步達成目的,這是根據聯邦法律民事程序相關規定辦理(參考http://www.taiwankey.net/dc/taiwan/suitsumm.htm),台灣地位真相即將展示在台灣人面前。
七月二日,代表中華民國的總統陳水扁先生,投書華盛頓時報「北京的一個中國」,文中指出:「台灣是主權獨立,是愛和平跟民主的國家」,很遺憾,陳總統忘記二○○四年美前國務卿鮑爾說:「台灣不獨立,不是享有主權的國家」。
本人也在七月六日投書華盛頓時報指出:「中華民國在台灣,從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迄今只是次要佔領權國;從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迄今是流亡政府,對台灣執行美國(主要佔領權國)的管轄而已。」該報以大篇幅刊出。
陳水扁總統日前要美國重申對「中華民國」的六項保證,美行政單位不願多言;中華民國外交部也以「絕對機密」為由,拒絕公開,甚至不准駐美代表處查閱。其實,長久以來台灣人被嚴重誤導,說台灣等於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等於台灣。一九八二年美亞太助卿何志立在國會作證:「We take no position on Taiwan sovereignty.(我們不對台灣主權表示立場)」;當時美國國務院的立場是:「We do not formally recognize PRC sovereignty over Taiwan.(我們不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
在週日「大話新聞」時間不足未能詳述,台灣一八九五年由大清割讓給日本,一九五二年又由日本割讓,但沒有指定收受國,因此,「台灣地位問題」僅能運用戰爭法的「領土割讓」法理與慣例,學者應著重於「被美軍征服」問題上,只要陳總統能了解「佔領結束之認定標準是什麼?」,「政黨輪替」或「總統直選」等等與「佔領結束」毫無關係。
事實上,波多黎各、關島、菲律賓與古巴之軍事歷史可作為台灣國際地位之參考,外來政權徹底根除正逢其時。
(作者為「台灣平民民主黨」主席)

自由電子報 - 宣佈獨立是台灣自救捷徑

自由電子報 - 宣佈獨立是台灣自救捷徑
各國昧著良心說台灣是中國的,卻都拿不出證據,光憑這點,阿扁就可宣佈獨立,並以台灣國(Formosa)名義加入聯合國,但他不敢!其實,阿扁若擔心,可再補一句,中國及中華民國向以開羅宣言為擁有台灣的「所有權狀」,限兩星期內拿出來,若有,則收回獨立及入聯宣告,否則台灣從此獨立!這樣,中國便無話可說;要打,師出無名。
可是扁因不清楚「開羅宣言」台灣不屬中華民國的真相,也不研究,故不敢宣佈獨立,改告潘基文做為替代方案。但潘是聯合國秘書長,而國際法庭是聯合國的一部分,如何告?若向美國法院遞狀,潘有外交豁免權,也不容易。
本來,由阿扁宣佈獨立是台灣自救的捷徑,他不做,台灣人只好自己來。方法是,根據「開羅宣言」台灣不屬中華民國的事實,否定中華民國對台主權,取得包圍中華民國立法院的正當性,要求立委搬出去,以恢復台灣主權。但我們也給一條路,那就是和民進黨、台聯合作,湊足四分之三「法定」票數,改國號為台灣國、制憲,就不必搬出去!
台灣國臨時政府決定,九月邀請全國泛綠「立委」候選人,輪流包圍國親立委非法盤據的立法院,要求歸還被中華民國非法佔據的台灣,為國家也為自己的選舉造勢,直到明年一月「立委」選舉那一天。這樣,台灣是誰的就會很清楚;為了選票,國親必不敢硬拗。

自由電子報 - 網路記者會

自由電子報 - 網路記者會
謝長廷勇於嘗試新的網路傳播,這是令年輕人興奮的。這種實虛合作,又證明了我說到嘴鬍打結的網路電視台時代的來臨!經過「實體」電視(就是傳統電視台)的渲染,再加上我們從網路同時發出成千上萬封信件,謝長廷的這個網路記者會同步在海內外造成轟動!謝長廷的談話,從頭到尾一刀未剪,任何媒體都不能故意曲解、竄改他的談話;又沒有所謂的時段問題,一旦掛上去了,任何時間都可以針對任何人在任何可以上網的地方「重播」!
政治人物常常抱怨媒體惡意移花接木、扭曲談話,謝長廷這一招,變成了:我的談話有影片為證,不信你現在上網去看!預留了真相保存的空間,又造成實虛雙贏的局面,是一次很成功的實驗。

自由電子報 - <黃天麟專欄>窺視「經濟一中」的心靈深處

自由電子報 - <黃天麟專欄>窺視「經濟一中」的心靈深處
有人之所以主張「終極統一」,是因為他認同的國家、土地是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國,具此認同的人,自然不排斥「一中原則」。同理,「經濟一中」的主張,如「大膽西進」、「全台自由貿易區」、「兩岸共同市場」,表面上似乎只是經濟走向的經建論述,但其思維之演繹,也都出自對中國土地、文化之認同,經濟構圖以中國為中心,以中國為中原,一切從中國出發。因此他們深信台灣不能沒有中國,全球化亦應從中國開啟,而不是從台灣出發,很自然地把「大膽西進,鎖進中國」視為全球化的「讜論」,奉為不可冒犯的經濟圖騰。
「兩岸共同市場能導引資源之整合,達成資源最佳配置」的經濟統合論述也是一樣。他們不會不知道,台灣與中國大小懸殊,台灣主權又被中國否定之客觀事實,在此環境下之「共同市場」必使台灣面臨「國家存亡」之危機。認同台灣的人當然無法接受,但具中國認同的人則無此感受,且會認為此種亡國之焦慮是多餘的、是狹隘的島民意識形態,因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台灣已是全世界投資中國最多(佔中國所接受海外投資之一半),最密切與中國結合(出口依存度超過四十%)的國家,長留中國之台幹亦已超過一百萬人,但持「經濟一中」觀的人不但沒有危機感,還說不夠,還說政府「鎖國」。為什麼?歸根究柢是因為他們心田底層所認同的土地、國家,是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國。

自由電子報 - 跨國官司探台灣地位真相

自由電子報 - 跨國官司探台灣地位真相

林志昇
二○○七年六月二十六日起〔ROGER C. S. LIN v. USA〕 Civil Action No. 06-1825(RMC)案,美國行政部門(Executive Branch)連續四次以「政治問題」、「國家免訴」和「無管轄權」為由,要取消訴訟案,經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兩度駁回後,此控美官司現在進入「法理事實審查」階段,林志昇的律師團可向被告(包含白宮、國務院、國防部、法務署等行政部門)調閱台灣人從來沒見過之相關文件,包括向美行政部門調閱四十份文件,向國務院提出十五項質詢議題,以及二十九項要求行政部門承認事項。這是一九五二年舊金山和約生效以來台灣人的夢想,終於在林志昇與何瑞元帶領的團隊初步達成目的,這是根據聯邦法律民事程序相關規定辦理(參考http://www.taiwankey.net/dc/taiwan/suitsumm.htm),台灣地位真相即將展示在台灣人面前。
七月二日,代表中華民國的總統陳水扁先生,投書華盛頓時報「北京的一個中國」,文中指出:「台灣是主權獨立,是愛和平跟民主的國家」,很遺憾,陳總統忘記二○○四年美前國務卿鮑爾說:「台灣不獨立,不是享有主權的國家」。
本人也在七月六日投書華盛頓時報指出:「中華民國在台灣,從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迄今只是次要佔領權國;從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迄今是流亡政府,對台灣執行美國(主要佔領權國)的管轄而已。」該報以大篇幅刊出。
陳水扁總統日前要美國重申對「中華民國」的六項保證,美行政單位不願多言;中華民國外交部也以「絕對機密」為由,拒絕公開,甚至不准駐美代表處查閱。其實,長久以來台灣人被嚴重誤導,說台灣等於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等於台灣。一九八二年美亞太助卿何志立在國會作證:「We take no position on Taiwan sovereignty.(我們不對台灣主權表示立場)」;當時美國國務院的立場是:「We do not formally recognize PRC sovereignty over Taiwan.(我們不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
在週日「大話新聞」時間不足未能詳述,台灣一八九五年由大清割讓給日本,一九五二年又由日本割讓,但沒有指定收受國,因此,「台灣地位問題」僅能運用戰爭法的「領土割讓」法理與慣例,學者應著重於「被美軍征服」問題上,只要陳總統能了解「佔領結束之認定標準是什麼?」,「政黨輪替」或「總統直選」等等與「佔領結束」毫無關係。
事實上,波多黎各、關島、菲律賓與古巴之軍事歷史可作為台灣國際地位之參考,外來政權徹底根除正逢其時。
(作者為「台灣平民民主黨」主席)

2007年7月9日 星期一

自由電子報 - <曹長青專欄>從林語堂說起/我們的孩子慘遭文言

<曹長青專欄>從林語堂說起/我們的孩子慘遭文言文三層面摧殘

文言文起碼在三個方面摧殘人。首先是語言本身。精通中英文的林語堂曾說, 「照心理上的難度而言,學習古文與學習外文已相差無幾。」古文應由專門家翻譯,像柏楊把近三百卷《資治通鑑》譯成白話,就是很好的嘗試;而不是讓孩子們把成長期的寶貴時間,浪費在死記硬背那些被魯迅稱為「死文字」的文言上。
與西文相比,白話中文都嚴重缺乏語法、缺乏邏輯、缺乏詞彙;而文言在這幾方面都更糟。林語堂曾感嘆,「文言是死的,根本不能表達一個確切的思想,結果總是泛泛而談、模糊不清。」所以,文言文在課本中的比例越高,就不僅增加學生們不必要的難度,更會阻礙孩子們培養邏輯思維的能力。
文言文摧殘人的第二個方面,是它承載太多的中國群體主義文化的毒素。今天,這種毒素最清晰、最廣泛的表現就是中國人的「沙文主義」。在文言文所展現的中華文化中,從來就沒有自由、尊嚴和個體主義、個人權利等價值。這是那些身在台灣、並沒有受到共產黨集體主義價值觀洗腦的「在台中國人」不能尊重和接受台灣人民選擇權利的根本原因。
文言文摧殘人的第三個方面,是其表現的對集權的崇拜。整部中國歷史,都是集權統治的歷史,幾千年的文言文鮮見對這種歷史的痛斥,自我推崇和欣賞是其主要內涵。這就是為什麼對集權的崇拜,迄今仍充斥華文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余光中回中國探親,對共產集權提供的警車開道、前呼後擁,似乎毫無忐忑之心,因為從電視上看來,他春風得意,一解「鄉愁」。文言文對余先生此舉功不可沒。
余先生在中國說,「我們的中文是不朽的」,他號稱寫了一千多首詩,可哪一首走出了中文世界呢?中文已經把無數有才智的華人「朽」死在「中華」這個爛圈子裡,就別讓今後的孩子們繼續為文言文陪葬了吧! (

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

自由電子報 - 打倒中國古典文學霸權

自由電子報 - 打倒中國古典文學霸權
世界先進國家,現代文學多已與古典文學分流,絕沒有像中國古典文學如此霸佔教育平台的現象。
處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尚使台灣子弟遭受封建文學的精神凌虐,實在是台灣政治人物與台灣文學、文化界之恥。
中國古典文學嚴重匱乏對深沉、多元人性與複雜人際關係的探索,
由於缺乏類似西方的文藝復興運動的大改革進程,
中國文學一直未能大量產生居於世界文學主流地位的戲劇與小說。
讓發展條件有限的中國古典文學霸佔台灣校園文學教育體制,乃是對台灣文學、文化發展最根本的戕害。

自由電子報 - 困在文言文的牢籠裡

自由電子報 - 困在文言文的牢籠裡
知識爆炸的年代,學校教育,
是為了讓我們學習「學習的方法」,如何蒐尋資料,如何找尋證據,如何辨證思考
不該是教條式的儒家思想或不合時宜的道德窠臼,
也不該是如同科舉制度般為了箝制人民思想「一統天下人民腦袋」的洗腦式教育。
我們固然可以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
但我們何不從我們生活周遭取材,從親切的文字和貼近土地的文學中獲得滋養
文言文,無庸置疑是死的語言,儘管偶爾可以用上幾句,但終究不是現代的語言;
文言文,可以佔國語文教育的一部分,但不該是大部分;
文言文,不需要逐篇背誦,浪費莘莘學子寶貴的腦力。
請把更多的腦力和時間留給接觸更廣泛而有趣的歷史和新知,
留給我們最親近的土地和文化,這樣的學習,這樣的教育,才會有趣味,寫作能力自然也不再值得擔憂。

自由電子報 - 「大考中心」應對文言文出題比率過高提出說明

自由電子報 - 「大考中心」應對文言文出題比率過高提出說明
在一片教育改革聲中,今年大學指考的「國文科」試題,竟然出現高達六成六的文言文考題,配分比率更達到七成四之譜,甚至連「數學科」也出現文言文考題,令多數考生為之傻眼。「國文科」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在現代社會所需的語文能力,如今大學指考卻把學生當成古人,簡直是開時代的倒車。
九十年前,胡適便指出:一切語言文字的作用在於達意表情;達意達得妙,表情表得好,便是文學。胡適批評說:中國二千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學都是死的,都是用已經死了的語言文字做的;死文字絕不能產出活文學;所以中國這二千年來只有些死文字,只有些沒有價值的死文學。
最近幾年,有人總是對教材改革唱反調,而其論調也沒比胡適高明。當社會大眾希望降低中學文言文教材比率時,他們反其道而行鼓吹增加文言文的比率。事實上,那些人的出發點,根本不是著眼於學生的語文能力,而是中國古典文學、文言文所隱含的大中國意識。他們所關心的,是透過學習中國文化,把台灣的學生連結到中國去。換言之,經由教育讓台灣一代一代「中國化」。

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

自由電子報 - 司法的自我毀滅

自由電子報 - 司法的自我毀滅
其實癥結在於偵查「故宮弊案」的進行方式,
比較像是司法系統裡的藍營要藉機除掉「萬惡的杜正勝」,
否則,與故宮改建工程無關的現任副院長林伯亭(台灣名畫家林玉山之子),怎麼可能收押禁見?
只不過是執行改建工程的前任院長石守謙怎麼可能第一次聲押被法官釋回?
檢察官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第二次偵訊聲押,
以「一百萬元交保並限制出境」。接下來會使出什麼手段,還不知道。

自由電子報 - 「一國兩制」與「九二共識」
另一件國王的新衣 另

自由電子報 - 「一國兩制」與「九二共識」
另一件國王的新衣 另

二○○五年六月,也就是在中國國民黨連戰榮譽主席與中國共產黨胡錦濤總書記舉行首次「連胡會」之後,中國的「海協會」,相當於中國國務院國台辦的直屬單位,在其以官方身分出版的「九二共識歷史存證」一書中,於第十二頁提到:「一九九二年香港會談雙方以各自表述的方式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是共識,而對『一個中國』的內涵雙方未談,根本沒有共識」。緊接著於第十三頁更明白地寫到:「台灣當局…公然將海協會與海基會一九九二年達成的在兩會事務性商談中『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口頭共識歪曲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並把一個中國表述為歷史的中國,而現在是『階段性兩個中國』。這與兩會當時達成的口頭共識根本是背道而馳。台灣當局已不是在遵循一個中國原則,而是搞『兩個中國』。」
對中國而言,所謂的「九二共識」就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接受所謂的「九二共識」就是要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就等於要放棄台灣的國家主權,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自由電子報 - 余光中鎖國

自由電子報 - 余光中鎖國

在此,筆者呼應「台灣南社」對高中國文教育所提出的主張,鄭重要求:
一、台灣文學、中國文學、世界文學各佔三分之一比重。
二、文言文比重降為百分之三十以下,並且台灣古典文學與中國古典文學必須各佔一半。
三、高中的「國文」課本由現有的六冊縮減為三冊,每週教學時數降為兩小時。其餘兩小時做為台灣、中國、世界「文學、文化名著閱讀」教學時數,改變台灣文學教育的嶄新風貌。
這才是回歸教育的「基本面」:以台灣為中心,開啟望向世界的文學之窗。否則,我們的教育只會教出更多的「胡為真」||搞不清楚「台灣」、「中國」何者為真?讓更多的「余光中」繼續光顯中國、繼續瞞騙台灣學子的全球視野!
關心兒女的家長,為了孩子未來的競爭力,請與我們一起抗議這種「鎖在古老中國」的國文教育!(作者為高中國文教師)
****
我們尊重余光中及命題國文老師,
但他們有尊重他們的身為老師的專業?
心中有還子的未來嗎?
文言文比較好,請問能幫我國增加多少生產力?

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

壹蘋果網絡

壹蘋果網絡
蕭萬長的想法已經落伍
蕭馬提出兩岸共同市場、鬆綁IC工業到大陸設廠及加入自由貿易區為競選政見。可惜,蕭先生仍受限於過去背景,習以國貿局長的眼界,將貿易課題當成經濟發展的最高指導方針,認為只要兩岸成共同市場,加入自由貿易區,目前的經濟難題便能迎刃而解。產業結構將可轉型,台灣失業將減少,國民所得自動提高。

自由貿易區是目前須克服政治技術難題之一,但成為自由貿易區,並不能帶動任何產業升級。不談如何生產優勢產品,光談貿易政策,本末倒置。有優勢產品,才有強勢經貿協商能力。

兩岸產業競爭非互補 兩岸共同市場對亟需爭取時間,作產業結構調整的台灣,更是一招斃命。鬆綁IC工業到大陸,更是用來討好國內IC業老闆們,置數十萬IC從業人員前途不顧。成為共同市場是要加入者能產業互補,才能相互得利。但兩岸產業結構類似,產品極為類似,相互競爭而非互補。台灣現有的水泥,石化,鋼鐵,化纖,汽車也是中國近十年產能大幅擴充的主項。電子下游組裝業也有8、9成的產能搬到大陸,電子產品早就可在當地銷售,何需由台灣賣去?只要大陸經濟一衰退,低工資成本的大陸工業產品將長驅直入,台灣工業將被迫立即全面關廠或搬到大陸。大量關廠,龐大失業人口,絕不是我們經濟體系所能承受。鬆綁IC工業到大陸設廠,更將重傷台灣。IC工業是台灣花了30年所建立僅存高附加價值的完整產業,一旦開放去中國,將如同電子業下游搬個精光。台灣幾十年來經濟政策,產業設立都求速成,以期能在短期賺最多外匯為目標,密集建立從只有大國才有的大型高汙染鋼鐵、石化、水泥等重工業及近期的IC、LCD電子品組裝工業。

鼓勵人才投入醫療業 炒短線的經濟政策惡果是,除少數資本家獲大利,受僱勞工僅能餬口,不能從工作中提升職業技能。面臨大陸低廉勞力,台灣勞工馬上被取代。荷蘭、瑞士、芬蘭、瑞典等歐洲小國,國民所得皆在台灣二倍以上,但每個國民貿易值都僅與台灣相似,出口產品附加價值很高,不須靠量取勝。這才是我們追求的模式。決策者應轉以厚植技術加強出口競爭力為最高目標。停止重工業像石化、鋼鐵的擴充,同時集中年輕新一代的智能投入IC設計、軟體、生技及醫療器材、材料科學等產業,以出口高利潤的商品來支付農產品及能源必需品的進口。這樣的政策,也許效果不能立竿見影,但年輕一代,終其一生可保持競爭力,不會在壯年即被就業市場淘汰。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美麗快樂的家園,而非投入所有資源成為出口大國。出口貿易所得應導引去建設台灣,徹底改造美化台灣鄉村及城市面貌,兼可賺取觀光外匯。而面對高齡化的社會,鼓勵更多資金人才投入醫療產業。唯有如此,才可追上歐洲。

作者為HSBC Securities前台灣總經理

自由電子報 - 馬蕭團隊的財經盲點

自由電子報 - 馬蕭團隊的財經盲點
產業經濟的問題,則是依據產業的量變與質變在進行,台灣從農業經濟進化到輕工業產業,再到電子製造業,未來新經濟是以知識與永續為基本的品質經濟。
馬蕭團隊及統媒,以三通為媒介,延伸台灣製造業到中國,快速的將台灣資金灌注中國的製造業,造福了少數製造業大老闆,卻延誤台灣產業轉型,造成工作難找、失業率升高,這樣有利於台灣升級與人民幸福嗎?
未來的新經濟,應該是創造一個新的品質經濟,包括綠色產業、研發、生技、無線網路、文化軟體與永續發展產業,以世界為巿場,創造台灣的利基,才是台灣經濟成長與人民的最大幸福。
最近台商回流現象,反映了經濟成長的另一個問題:成本。
當華南與華東地區經濟成長,物價提高,成本利差優勢不再,
比較中國大西北與台灣的經營條件與地緣關係,台灣的優勢顯而易見,台商回流也是必然的趨勢。

自由電子報 - <黃天麟專欄> 經濟一中進入第二階段

自由電子報 - <黃天麟專欄> 經濟一中進入第二階段
我國進出口年成長率不如理想的現象非始自今年,依世界貿易組織公布之數字,
二○○三至二○○五年,當世界的貿易量迅速擴充之際,
我國出口平均成長為13.61%,落後於南韓的20.52%及新加坡的22.4%,僅較香港之13.○9%稍高。
去年我國為12.9%,又比南韓之15.4%、新加坡之18%差,
在全球貿易總額之排名即由二○○○年積極開放前之第14名滑落至去年的第17名,
顯然我國出口增率落後鄰近國家之現象早在二○○二年即已存在,力道有日漸疲憊之勢。為什麼?

當廠商將生產基地轉移至中國之後,其產品之出口當然就要經由中國,投資越多,西進越起勁,我國出口被中國所替代之比率即越高,出口成長率當然就會比其他國家小。答案就是這麼簡單。

是以若我國對中國之經貿一直維持「以投資(中國)帶動出口」的政策思維(不思在台灣創新研發),
則必在不久之將來會陷入零成長,甚至是負成長的厄運(出口成長及經濟成長),
也是「經濟一中」第二階段工程大功告成之日,
屆時台灣需要的是來自中國的CEPA等之優惠,「政治一中」也就成為現實。
我們的政治菁英還不戒心嗎?

凯迪社区-猫眼看人-[原创]台灣的農村小學

凯迪社区-猫眼看人-[原创]台灣的農村小學
中國人如何看台灣的教育:
绿色执政民不聊生没有营养午餐吃,只好吃蛋糕...

自由電子報 - 加害者有人權 受害者呢?

自由電子報 - 加害者有人權 受害者呢?
人權團體似乎總在為加害者的人權而努力,請問,誰該為受害者喉舌?
司法,總是說要給加害人一個自新的機會,但是,那些加害者可曾給在他們手下犧牲的受害者機會?
請大家舉起自己的十隻手指頭算一算,我們給予這些加害人多少機會?什麼其情可憫,什麼微罪不舉,什麼良心犯,什麼緩刑易科罰金,還有伊于胡底的再審與上訴制度,還有大赦特赦,殺死人的不必償命,反正死刑有等於沒有。
難怪現在壞人越來越壞,手段越來越狠,因為不會死所以不怕死。可是那些被砍被殺喪命的無辜受害者,就是死得活該嗎?他們的人權呢?正義呢?人權團體,可否為這些更值得同情的受害者爭取人權?

自由電子報 - 沒炸死人 是運氣

自由電子報 - 沒炸死人 是運氣
良心犯是由國際特赦組織所認定,而不是隨意被台灣任何一位媒體人或律師意圖替他的辯護對象戴上的廉價桂冠。良心犯是指沒有做出犯罪行為的囚犯,他們往往是因種族、宗教、膚色、語言、性取向、以及信仰等問題而被拘禁,並沒有做出暴力行為。一九六一年問世的良心犯(prisoner of conscience)一詞,它的定義裡包含:不鼓吹、不寬恕個人暴力(does not advocate or condone personal violence)。換言之,良心犯當然是異議份子,但被認定的關鍵就在於「暴力行為」的存在與否;倘有,又被稱為良心犯,那請君為我定義「恐怖份子」?
力挺楊儒門的團體,幾乎口徑一致的說楊十七次放置爆裂物沒有殺傷力,只是要喚起注意,果真如此?
楊儒門第一次在大安森林公園男廁安置的,是貨真價實的炸彈,包含四十公克黑火藥,底下還拿一百一十公克汽油助燃,如果有兩個人在上大號,有動物誤觸開關,當場保證多了兩具炸得屁滾尿流的屍體。
第六次,是在中壢犯案,在電聯車的乘客座位下安置炸彈,當時爆炸範圍波及一公尺,幸好當節車廂上十名乘客已經下車,無人傷亡。個人解讀是這十個人命大,而不是天真的認為楊儒門等這十個人都下車才安置。
第八次,他在台北市議會旁公用電話亭安置炸彈,電話亭四旁的玻璃全部破裂,地板也被燒得焦黑一片,如果剛好有人急著衝進電話亭打電話,焦黑的可不只是地板。
第十四次,楊把炸彈放在立法院青島東路變電箱旁,當時的情況是「爆炸威力驚人,鐵片四射」。
最後一次,是在教育部外的紅磚道安置炸彈,造成的結果是「鐵片四射,人行道被炸破一個洞」。
筆者僅羅列數次楊儒門較「精采」的「活動」,網路上甚至有人把他十七次的行徑都整理成表格(http://youth.ngo.org.tw/Youth-comment/Youth-comment-20041229-2.htm)。

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自由電子報 - 「重返」聯合國=被一中「併吞」

自由電子報 - 「重返」聯合國=被一中「併吞」
而根據一九七一年聯合國有關中國入會案大辯論的內容來看,
當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毫無異議,但也都指出台灣人民並不因此而被中國代表,
包括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馬來西亞、奈及利亞、阿富汗及許多參與辯論的國家都指出,
台灣代表權不應被剝奪,甚至其中還有人提到台灣存在一千二百萬台灣人與二百萬中國人的差別,
以及這些台灣人不接受蔣介石政權擁有台灣的主張。
因此明顯的,二七五八號決議確定了中國代表權後,並未觸及誰代表台灣的問題。
也因此台灣要成為聯合國會員的唯一機會,是「申請加入」成為會員;
「重返」不僅不可能,還會坐實北京政府「一中原則」的主張。

2007年6月30日 星期六

酥餅的BLOG:一人一信,恭請陳總統無罪特赦蘇建和等三人 - 樂多日誌

酥餅的BLOG:一人一信,恭請陳總統無罪特赦蘇建和等三人 - 樂多日誌
親愛的陳總統,台灣高等法院最近改判蘇建和等三人死刑,本案拖延十六年之久,警方偵辦過程中,違憲侵害人權之事屢見不鮮,更重要的是,能證明蘇建和等三人犯罪的直接證據匱乏,然而尚待改革的司法卻無法秉持著無罪推定、捍衛人權、尊重生命的文明原則,判了三個人死刑。

台灣號稱是個民主國家,但是由蘇建和案中所顯現出來,那種對人權與生命的漠視,實在是民主最大的諷刺、人民最大的威脅,也讓我們深感惶惶不安,不知司法的烏雲哪天將會籠罩在我們頭上。

總統身為人權律師,相信更能體會司法改革之迫切,更能體認人權與生命之寶貴,因此我們恭請陳總統無罪特赦蘇建和等三人,為捍衛人權、尊重生命立下典範,相信對內能安定人心,對外也能宣揚台灣是個進步文明的民主國家。

2007年6月29日 星期五

馬小九部落格 - 長住計畫?

馬小九部落格 - 長住計畫?:
"把拔最近新拍的廣告片,說要找回台灣精神,
可是把拔真的好奇怪,因為也不知道在幹麻,
就只是一直向前走,一直向前走……….
難道是沒穿內褲,走得特別爽快嗎???"

哈哈哈!!
心情鬱卒,就來馬小九部落格逛逛!!!
推推!!

HEMiDEMi - 黑米共享書籤 - 馬英九 無敵倒退嚕【Youtube版】

HEMiDEMi - 黑米共享書籤 - 馬英九 無敵倒退嚕【Youtube版】

哈哈哈!!!!!
有水準!!!!!
讚啦!!!!

2007年6月28日 星期四

新台灣新聞週刊

新台灣新聞週刊

台灣太空科技 全世界都驚豔
陳宗逸
第588期
2007/6/28
福衛二號拍到北韓核子試爆地下設施的衛星空照圖,這讓全世界都對台灣的太空科技感興趣,在地球上飽受國際忽視的台灣,卻意外在太空領域找到一片天。


二○○六年十月,北韓無預警進行核子試爆,震驚全世界,引起東北亞軍事情勢一度緊張,全世界都想知道,北韓到底在什麼地方進行試爆?規模究竟怎麼樣?但是卻毫無頭緒。漸漸地消息傳出來,北韓核子試爆地下設施的衛星空照圖,竟然被台灣拍到了!台灣的福衛二號衛星,在美、日、中甚至南韓等軍事科技強國的衛星影像都茫然不知頭緒的狀況下,拍到北韓核試設施的空照圖,雖然是地底試爆,但是試爆前後當地地表變化,被台灣拍得一清二楚,連南韓花了福衛二號二倍價錢的「阿里郎二號」衛星都辦不到。一戰成名的福衛二號,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國家太空中心一位資深研究員說,「誰說台灣沒辦法走出國際?在太空的領域沒有國境,台灣和世界各國一起競爭,完全不遜色」。成績斐然聯合國也拉攏台灣人對太空的理解,究竟是什麼?台灣至今已經發射了三枚共八枚衛星進入軌道,後續的計畫也正如火如荼進行,即使近日隸屬行政院國科會國家實驗研究院的國家太空中心(National Space Organization, NSPO)陷入紛擾處境,但對於台灣到底要怎麼進入「太空時代」,中心裡面還是有一批專家默默地關注與焦慮。太空中心高層感嘆,雖然台灣對太空領域似乎還一知半解,但是全世界都對台灣的太空科技感到好奇,太空中心人員多次赴國際場合,聯合國人員也曾低調提出要求,希望將台灣納入世界性災難監測協調系統的一部分,這個叫做「International Charter │ Space and Major Disasters 」的計畫,希望能夠整合世界各國的衛星監測網,為全球各地的天然災害提供即時影像協助。包括歐盟、美國等官方與非官方管道人員,也曾多次來台了解這方面的能力,積極遊說台灣能夠加入包括International Charter等重要國際合作計畫。國安會秘書長陳唐山上任後,今年五月初首度視察太空中心,知道了聯合國的要求,還半開玩笑說對聯合國不必太配合。「在地球上,台灣走不出政治國界,在大氣層以外的太空,台灣卻成為聯合國拉攏的對象,這不是很有趣嗎?」
太空中心竟是實驗機構
太空領域政治,是包含科技力、軍事企圖以及國際戰略的全新戰場,美蘇從冷戰時代就不斷開始「卡位」,歐洲、日本、中國甚至印度的腳步也不遑多讓,如今連像以色列、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家,都極力擠進太空,一位久任美國航太公司資深工程師的學者說,「全世界每個國家,上太空都為了軍事,台灣卻只要科學實驗,真的非常奇怪」。太空中心資深研究員說,台灣發展太空計畫,從蔣家時代就受到美國的限制而自我壓抑,如今國際戰略局勢已經不同,民進黨政府執政後,依舊延續國民黨時期的「惟美是從」思考,沒有重視太空計畫的國家戰略自主性,這是落差所在。
一位國家研究院高層就認為,「民進黨政府要認真思考,把太空中心從國科會底下『解放』出來。美國的太空總署(NASA)直屬白宮,日本的JAXA(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也是獨立直屬首相官邸,中國國家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也由國務院直接管,也只有台灣的太空中心,竟然是國科會底下的一個實驗機構而已」。只有從組織著手,將台灣太空中心的位階提升到國家級獨立單位,台灣政府才會有真的宇宙戰略出現,國家安全才可能「真正立體化」。但國研院高層也說,「這對於一般台灣人,台灣政府高層,簡直是天方夜譚,台灣軍方對於太空領域,應該懂得這個道理,但發生問題時不只畫清界線,更不敢對外澄清」。
太空戰略有能力無構想
日本國會將在本會期提出「宇宙基本法」,備受矚目。一位資深航太學者指出,日本是個有「非戰憲法」的「不正常國家」,為了太空戰略,卻已經進展到宇宙基本法的設立。日本的「宇宙基本法」,最重要的地方是開宗明義,將宇宙開發「視為對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有益」的事業,並且將以往「宇宙條約」裡面解釋「和平利用宇宙」的字眼,從「非軍事」改成「非侵略」,正式將日本的宇宙戰略納入「軍事」領域,因為這個法案的解套,日本可以發展類似美國星戰計畫的彈道飛彈早期預警衛星,以及高解像度的偵察衛星。
對照日本從最基礎的法案中尋求太空戰略突破,航太學者說,「日本和美國可是簽訂有安保條約的,美國還在日本駐軍,日本竟然也是可以發展自主太空計畫。台灣跟美國沒有官方關係,美軍也沒有駐在台灣,台灣竟然連發展自己的載運火箭都不敢」。也因此,說到中國自己發射彈道飛彈打太空垃圾,展現太空戰略實力,軍方也幾乎都在狀況外,覺得「反正有美國擋著,不用擔心」。
太空中心一位曾經待過中科院的資深研究員描述,「包括國防部、國安局的人也常來太空中心,但是對於太空戰略幾乎都不很重視,不然就用美國當藉口,因為美國想限制台灣發展太空戰略。而一些傳統的國防部軍事將領,也只對陸海空作戰有興趣,對於脫離三軍種本位的太空領域,則幾乎毫無概念。」另一位也待過中科院,甚至參與過台灣自製彈道飛彈(青蜂、天馬計畫)的太空中心資深研究員則認為,南韓的太空計畫起步遠遠落在台灣後面,但是南韓已經要在明年於國防科技城羅老島,發射第一個載運火箭,讓人非常感歎。「台灣已經做出射程一千七百多公里的天馬飛彈,早在幾年前就可以自己發射衛星了,可惜沒有整體太空戰略構想,白白虛度光陰」。
影像衛星技術獨步全球
雖然國家沒有整體太空戰略,但是太空中心的成員依舊憑著有限的資源與空間,奮力掙出台灣太空科技發展的契機。中心資深研究員拿出當年福衛二號衛星的計畫資料說,整個計畫從九○年代開始發展,原本準備採用德國衛星,結果整個案子到了最後,德國政府一個「不准出口敏感科技給台灣」禁令,整個合約泡湯,計畫到了最後關頭卻「歸零」。參與過福衛二號計畫整個過程的這位副主任低調表示,「台灣沒有正式國家身分,在國際合約談判上有非常多委屈,但我們都默默吞下去,整個計畫全部重頭開始,我們也照做,在太空中心的案子,幾乎可以說『做九十九次白工,大概終於會有一次有用』。台灣整體的太空科技困境,可從這個小環節一葉知秋」。
儘管困境重重、士氣低落,但是台灣的太空科技還是在緩慢蓄積能量中,雖然被外界忽視,但是代表台灣飛行在地球軌道上的福衛二號、三號衛星,依舊不斷有亮麗成績表現。二○○六年十月,福衛二號成功進行「極限取像」工作,拍到美國的南極亞孟森斯科特研究站(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這對於目前在地球上空的絕大多數衛星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一般人會以為,怎麼可能連美國都做不到?確實是如此!因為福衛二號軌道夠高且視角夠大,可以延伸到極區進行即時影像攝影,別以為美國的衛星,都像電影【全民公敵】演得那麼神奇!」二○○四年才發射升空的福衛二號,堪稱目前世界頂尖的影像衛星,也因為擁有這些技術,才能獨步全球拍到北韓核試照片。拍到南北緯九十度極點的衛星影像,對國際時區年活動和全球暖化研究意義重大。
「我們當初構想福衛二號的功能,就希望這顆衛星能夠專門在台灣上空為台灣守候,所以我們用最新進的即時遙測影像科技,希望能夠將台灣這塊土地的一舉一動清楚呈現出來,我們沒有想過台灣以外的問題,卻因為最優秀的技術與企圖心,在偶然間創下多個世界紀錄,不管是拍到北韓核試、伊朗核武設施,美國卡翠娜颶風肆虐等影像,都不是我們當初為了守護台灣天空的意思」,但是,也因為「想要給台灣最好的」這個念頭,讓台灣「很自然地就進入全世界」,在地球上飽受國際忽視的台灣,卻也意外在太空領域找到一片天。

自由電子報 - 請願歌 自治歌

自由電子報 - 請願歌 自治歌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是日本時代台灣最波瀾壯闊、影響最深遠的政治與社會運動。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歌》應該是其主題曲,可能是陳虛谷作詞的(待考),
歌詞首句「世界和平新紀元,歐風美雨,思想波瀾,自由平等重人權」,
即使放在標榜「人權立國」的今天,毫不遜色。如今詞曲健在,但是有誰聽過?
蔡培火作曲填詞的《台灣自治歌》與《咱台灣》更是充滿傳奇色彩。
一九二三年蔡培火加入文化協會,協助推動「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因違反「治安警察法」遭逮捕(治警事件),在獄中寫出《台灣自治歌》。
歌詞「阮是開拓者,不是憨奴才。台灣全島快自治,公事阮掌才應該」,
如把「自治」改為「自決」,更可打動人心。
蔡培火《咱台灣》(一九二九)唱道「台灣,台灣,咱台灣!海真闊,山真昂…太平洋上和平村」,
提醒我們台灣是海洋國家;「美麗島是寶庫…東洋瑞士穩當成」,指出建國理念。
當時「文化協會」舉辦活動,經常高唱這首歌,群眾忘情高喊:「咱台灣人…」。終戰後,蔡瑞月從日本學成歸國,就在船上以《咱台灣》創作現代舞「咱愛咱台灣」。
如今海外台僑聚會經常唱這首歌,林義雄「公投促進會」也以此歌當作會歌。
賴淳彥著《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時代》收集蔡培火三十首歌曲/歌詞,包括《白話字歌》與《美台團團歌》、《霧峰一新會會歌》在內。
但願有心人士促成,讓這些歌曲從時空隧道復活。

自由電子報 - 馬英九「釘」上大同分局

自由電子報 - 馬英九「釘」上大同分局
一九三三年的古蹟大同分局上掛著一面招牌,是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親筆墨寶」題字的木碑,但這個木碑並沒有依照「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法」第七條規定,必須經資產審議委員會審查通過才可以掛牌,更沒有依「市有財產管理自治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辦理變更,也沒有依法經公開甄選、競標委外使用,只以馬英九前市長時代一紙公文,即將古蹟挪為他用。
馬英九是在去年十月十七日在大同分局古蹟釘上釘子,但台北市政府至今三年,卻還沒有依文化資產保存法開過文資審查會議就此審查,也沒有經過文資專家正式開會審查決定古蹟再利用方式,僅憑文化局內部一紙公文,馬市長批定。
大同分局是有歷史意義的台北北警署,一九三三年至今都是擁有威儀的警署單位,立有西洋圓柱表現權威感,牆面貼著北投窯廠所出的褐色磁磚,窗子多為拱形半圓狀。圍牆石塊是一九○○年拆掉台北城牆所遺留下來的,建物內有見證歷史且全台唯一僅存的扇型拘留所及難得一見的「水牢」。北警署改制台北警察局後,並歷經刑警總隊、第一分局與大同分局。
也就是說,七十四年來都為警界所用的一棟歷史建築,二○○四年突然被台北市決定要挪為他用,改名為紀念蔣渭水的「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對於台灣文化協會、蔣渭水、林獻堂等人的貢獻我們非常推崇,也應該設立相關展館,但馬英九團隊做事應有一定的行政程序,應該要依法論法,尊重文資法及市有財產管理自治條例,依法行政,依照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法第七條規定,古蹟再利用,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應將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報主管機關核准。主管機關收到前項計畫後,應召開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查。所以,這當然必須由文資專家討論同意,再依市地使用相關辦法展開甄選競標過程,才能審慎決定古蹟如何再利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至今,保存古蹟及遺產已是普世價值,而且古蹟保存應在原有的文化脈絡中,讓公眾在這樣的脈絡中思考相關的歷史,進一步使人們有共同認同感。但是,從大同分局的馬英九墨寶及衝人氣,我看到政治干預文化,看到泛政治化扭曲歷史,看到官員未依法行政,也看到一個不尊重大稻埕文化、不尊重台灣歷史的總統參選人。

有影上大聲線上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