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電子報 - 「大考中心」應對文言文出題比率過高提出說明
在一片教育改革聲中,今年大學指考的「國文科」試題,竟然出現高達六成六的文言文考題,配分比率更達到七成四之譜,甚至連「數學科」也出現文言文考題,令多數考生為之傻眼。「國文科」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在現代社會所需的語文能力,如今大學指考卻把學生當成古人,簡直是開時代的倒車。
九十年前,胡適便指出:一切語言文字的作用在於達意表情;達意達得妙,表情表得好,便是文學。胡適批評說:中國二千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學都是死的,都是用已經死了的語言文字做的;死文字絕不能產出活文學;所以中國這二千年來只有些死文字,只有些沒有價值的死文學。
最近幾年,有人總是對教材改革唱反調,而其論調也沒比胡適高明。當社會大眾希望降低中學文言文教材比率時,他們反其道而行鼓吹增加文言文的比率。事實上,那些人的出發點,根本不是著眼於學生的語文能力,而是中國古典文學、文言文所隱含的大中國意識。他們所關心的,是透過學習中國文化,把台灣的學生連結到中國去。換言之,經由教育讓台灣一代一代「中國化」。
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