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8日 星期四

新台灣新聞週刊

新台灣新聞週刊

台灣太空科技 全世界都驚豔
陳宗逸
第588期
2007/6/28
福衛二號拍到北韓核子試爆地下設施的衛星空照圖,這讓全世界都對台灣的太空科技感興趣,在地球上飽受國際忽視的台灣,卻意外在太空領域找到一片天。


二○○六年十月,北韓無預警進行核子試爆,震驚全世界,引起東北亞軍事情勢一度緊張,全世界都想知道,北韓到底在什麼地方進行試爆?規模究竟怎麼樣?但是卻毫無頭緒。漸漸地消息傳出來,北韓核子試爆地下設施的衛星空照圖,竟然被台灣拍到了!台灣的福衛二號衛星,在美、日、中甚至南韓等軍事科技強國的衛星影像都茫然不知頭緒的狀況下,拍到北韓核試設施的空照圖,雖然是地底試爆,但是試爆前後當地地表變化,被台灣拍得一清二楚,連南韓花了福衛二號二倍價錢的「阿里郎二號」衛星都辦不到。一戰成名的福衛二號,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國家太空中心一位資深研究員說,「誰說台灣沒辦法走出國際?在太空的領域沒有國境,台灣和世界各國一起競爭,完全不遜色」。成績斐然聯合國也拉攏台灣人對太空的理解,究竟是什麼?台灣至今已經發射了三枚共八枚衛星進入軌道,後續的計畫也正如火如荼進行,即使近日隸屬行政院國科會國家實驗研究院的國家太空中心(National Space Organization, NSPO)陷入紛擾處境,但對於台灣到底要怎麼進入「太空時代」,中心裡面還是有一批專家默默地關注與焦慮。太空中心高層感嘆,雖然台灣對太空領域似乎還一知半解,但是全世界都對台灣的太空科技感到好奇,太空中心人員多次赴國際場合,聯合國人員也曾低調提出要求,希望將台灣納入世界性災難監測協調系統的一部分,這個叫做「International Charter │ Space and Major Disasters 」的計畫,希望能夠整合世界各國的衛星監測網,為全球各地的天然災害提供即時影像協助。包括歐盟、美國等官方與非官方管道人員,也曾多次來台了解這方面的能力,積極遊說台灣能夠加入包括International Charter等重要國際合作計畫。國安會秘書長陳唐山上任後,今年五月初首度視察太空中心,知道了聯合國的要求,還半開玩笑說對聯合國不必太配合。「在地球上,台灣走不出政治國界,在大氣層以外的太空,台灣卻成為聯合國拉攏的對象,這不是很有趣嗎?」
太空中心竟是實驗機構
太空領域政治,是包含科技力、軍事企圖以及國際戰略的全新戰場,美蘇從冷戰時代就不斷開始「卡位」,歐洲、日本、中國甚至印度的腳步也不遑多讓,如今連像以色列、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家,都極力擠進太空,一位久任美國航太公司資深工程師的學者說,「全世界每個國家,上太空都為了軍事,台灣卻只要科學實驗,真的非常奇怪」。太空中心資深研究員說,台灣發展太空計畫,從蔣家時代就受到美國的限制而自我壓抑,如今國際戰略局勢已經不同,民進黨政府執政後,依舊延續國民黨時期的「惟美是從」思考,沒有重視太空計畫的國家戰略自主性,這是落差所在。
一位國家研究院高層就認為,「民進黨政府要認真思考,把太空中心從國科會底下『解放』出來。美國的太空總署(NASA)直屬白宮,日本的JAXA(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也是獨立直屬首相官邸,中國國家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也由國務院直接管,也只有台灣的太空中心,竟然是國科會底下的一個實驗機構而已」。只有從組織著手,將台灣太空中心的位階提升到國家級獨立單位,台灣政府才會有真的宇宙戰略出現,國家安全才可能「真正立體化」。但國研院高層也說,「這對於一般台灣人,台灣政府高層,簡直是天方夜譚,台灣軍方對於太空領域,應該懂得這個道理,但發生問題時不只畫清界線,更不敢對外澄清」。
太空戰略有能力無構想
日本國會將在本會期提出「宇宙基本法」,備受矚目。一位資深航太學者指出,日本是個有「非戰憲法」的「不正常國家」,為了太空戰略,卻已經進展到宇宙基本法的設立。日本的「宇宙基本法」,最重要的地方是開宗明義,將宇宙開發「視為對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有益」的事業,並且將以往「宇宙條約」裡面解釋「和平利用宇宙」的字眼,從「非軍事」改成「非侵略」,正式將日本的宇宙戰略納入「軍事」領域,因為這個法案的解套,日本可以發展類似美國星戰計畫的彈道飛彈早期預警衛星,以及高解像度的偵察衛星。
對照日本從最基礎的法案中尋求太空戰略突破,航太學者說,「日本和美國可是簽訂有安保條約的,美國還在日本駐軍,日本竟然也是可以發展自主太空計畫。台灣跟美國沒有官方關係,美軍也沒有駐在台灣,台灣竟然連發展自己的載運火箭都不敢」。也因此,說到中國自己發射彈道飛彈打太空垃圾,展現太空戰略實力,軍方也幾乎都在狀況外,覺得「反正有美國擋著,不用擔心」。
太空中心一位曾經待過中科院的資深研究員描述,「包括國防部、國安局的人也常來太空中心,但是對於太空戰略幾乎都不很重視,不然就用美國當藉口,因為美國想限制台灣發展太空戰略。而一些傳統的國防部軍事將領,也只對陸海空作戰有興趣,對於脫離三軍種本位的太空領域,則幾乎毫無概念。」另一位也待過中科院,甚至參與過台灣自製彈道飛彈(青蜂、天馬計畫)的太空中心資深研究員則認為,南韓的太空計畫起步遠遠落在台灣後面,但是南韓已經要在明年於國防科技城羅老島,發射第一個載運火箭,讓人非常感歎。「台灣已經做出射程一千七百多公里的天馬飛彈,早在幾年前就可以自己發射衛星了,可惜沒有整體太空戰略構想,白白虛度光陰」。
影像衛星技術獨步全球
雖然國家沒有整體太空戰略,但是太空中心的成員依舊憑著有限的資源與空間,奮力掙出台灣太空科技發展的契機。中心資深研究員拿出當年福衛二號衛星的計畫資料說,整個計畫從九○年代開始發展,原本準備採用德國衛星,結果整個案子到了最後,德國政府一個「不准出口敏感科技給台灣」禁令,整個合約泡湯,計畫到了最後關頭卻「歸零」。參與過福衛二號計畫整個過程的這位副主任低調表示,「台灣沒有正式國家身分,在國際合約談判上有非常多委屈,但我們都默默吞下去,整個計畫全部重頭開始,我們也照做,在太空中心的案子,幾乎可以說『做九十九次白工,大概終於會有一次有用』。台灣整體的太空科技困境,可從這個小環節一葉知秋」。
儘管困境重重、士氣低落,但是台灣的太空科技還是在緩慢蓄積能量中,雖然被外界忽視,但是代表台灣飛行在地球軌道上的福衛二號、三號衛星,依舊不斷有亮麗成績表現。二○○六年十月,福衛二號成功進行「極限取像」工作,拍到美國的南極亞孟森斯科特研究站(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這對於目前在地球上空的絕大多數衛星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一般人會以為,怎麼可能連美國都做不到?確實是如此!因為福衛二號軌道夠高且視角夠大,可以延伸到極區進行即時影像攝影,別以為美國的衛星,都像電影【全民公敵】演得那麼神奇!」二○○四年才發射升空的福衛二號,堪稱目前世界頂尖的影像衛星,也因為擁有這些技術,才能獨步全球拍到北韓核試照片。拍到南北緯九十度極點的衛星影像,對國際時區年活動和全球暖化研究意義重大。
「我們當初構想福衛二號的功能,就希望這顆衛星能夠專門在台灣上空為台灣守候,所以我們用最新進的即時遙測影像科技,希望能夠將台灣這塊土地的一舉一動清楚呈現出來,我們沒有想過台灣以外的問題,卻因為最優秀的技術與企圖心,在偶然間創下多個世界紀錄,不管是拍到北韓核試、伊朗核武設施,美國卡翠娜颶風肆虐等影像,都不是我們當初為了守護台灣天空的意思」,但是,也因為「想要給台灣最好的」這個念頭,讓台灣「很自然地就進入全世界」,在地球上飽受國際忽視的台灣,卻也意外在太空領域找到一片天。

沒有留言:

有影上大聲線上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