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變綠 謝志偉參與政治史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
2007.06.18 03:23 pm
二十八歲負笈到德國攻讀文學博士學位的謝志偉,是一張白紙,多年過後,他已染成深深的綠,緣起就在德國。
1982年仲夏,初來乍到德國,謝志偉發現一個過去全然不知道的事情,執政黨可以被攻擊,而且有一個反對黨,「而這個執政黨與反對黨,他們曾坐在對方的位子上」,就是政黨可以輪替,這個事實,給了他很深的震撼。
28歲 政治年齡2.8
他說,那個時候他才正式被「啟蒙」,謝志偉有兩種情緒,一是羞愧,一是憤怒,羞愧的是,過去二十八年彷彿是活在無知的狀態,同是台灣來的同學,有些並不比他年長,卻早有知覺;憤怒的是,自己的遲鈍。他想到,此刻他的年齡是二十八歲,但他的政治年齡,只有二點八歲。
他發現,德國人不是只喝喝啤酒、踢踢足球,政治是他們生活的重要部分,謝志偉在修習文學之餘,找出餘暇開始閱讀,台灣的歷史、國共鬥爭、蔣介石、二二八事件,他有了結論。
二十八歲前的謝志偉,就像他寫的「二十八歲前的我不就是那樣?滿腦子中國何時入夢來?台灣隨時管他去的想法,不管人到哪裡,都準備當中國的旗艦。看到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就抬頭敬禮,聽到『三民主義,吾黨所宗』的國歌就肅然起敬,兩隻眼睛望向海峽對岸,一顆熱心跳往神州大陸。」
Rap語言 得自父親
認同的漂泊,在謝志偉身上是有的,他說,「最早我是中國廣東人,後來是台灣基隆人,如今起床照鏡子發現,真是歲月不饒人」。
說起廣東,謝志偉父親是廣東人,母親是台灣高雄人,父親不是軍人,孤身來台,由於父親在他十八歲那年即離世,並沒有影響他的身分認同,但謝志偉Rap般的口語絕技,他卻歸因於父親的多聲帶。
謝志偉父親是船員,會說廣東話、汕頭話、潮州話、上海話,加上母親的閩南語,他自小就是在多語言的環境中長大。
他記得,小時候聽到「指點」這個詞時,他聽不懂,在閩南語中,「指」發音跟「煮」一樣,煮就要用鍋子,而「點」就是時間,說起時間總是「幾點幾點」,時間當然是用鐘或錶指示,於是第一次聽到「指點」時,他的腦中竟荒謬地出現了這個影像,爐火在鍋子下燃著,鍋裡,盛著水煮著一個時鐘。
多話 讓他建立自信
除了語言環境,謝志偉說自己自小就是愛說話的孩子,他是個乖學生,功課好,但對著老師說些規矩內可以容忍的話,卻讓他得到某種跨越,那時一般小孩都不多話,但他卻因為話多,得到一些特權,他小學十二個學期,當了十一學期的班長。
他說說話帶給他信心,但那樣的跨越是正面的,是「灰色中帶點彩色」。他還喜歡閱讀,小學就已把濟公傳、七俠五義等章回小說「注音版」看完了。
對於政治意識轉向台獨,謝志偉說,成長是痛苦的,就好像是「政治出櫃」,但若不以尊重人的基本人權與自由民主做為基礎,則統獨就是個假議題,如果承認基本的價值,那麼統獨是可以對話的。
新職 「一無是處長」
最近黃偉哲與黃智賢兄妹藍綠立場不同親情割裂的故事,謝志偉說,他也曾經歷過但他已經超越了。他說,外省族群很多都很可愛,但為什麼碰到老蔣的錯誤,就那麼頑固堅持。
出任新聞局長,謝志偉說,他是當班長、排 (牌)長也當科長與處長,當發言人要照本宣科,所以是科長,且必須是乖乖牌,所以是排長,而當跟著行政院長下鄉,就成了跟班的班長,由於發言人不能有自己的個性,自然就是一無是處的處長。不過,他說,面對歷史,他不會當濫好人。
【2007/06/18 聯合晚報】
2007年6月18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