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電子報 - 台灣要努力打一場法律戰
■ 林環牆
五二○後台灣將進入「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不是問題」的中國國民黨重新執政的新局面,而民進黨也將在新局面來臨前的五月十八日選出一位新的黨主席。民進黨主席候選人也是前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最近相繼發表一系列看法,受到各方矚目。
蔡英文說:「民進黨應強化台灣本土認同、擴大自身的基礎才能壯大,這無關中間路線,民進黨的理念與選票出現落差,很大原因是表述方式的問題。」
筆者認為,民進黨敗選更大的原因是,執政八年對台灣經濟問題的詮釋,民進黨政務官無能為力,不僅整個詮釋權落入力主西進中國的台北都會媒體,更是進而附和推行「西進中國論」。面對媒體指摘民進黨執政「意識形態治國」、「鎖國」,及「台灣經濟停滯不前」,民進黨政務官何曾提出有效及有力的論述辯護?
蔡英文說:「面對新的局勢,我們要超越台灣與中國的相對格局,要建立跟國際接軌的主權觀,要把台灣的主權地位以及與中國的關係放在亞洲與世界的架構裡,讓我們主權的問題能堅定的讓國際普遍的理解跟接受。」
筆者認為,台灣確實要超越台、中狹隘的相對格局,不過,什麼是「建立跟國際接軌的主權觀」?難以理解。當前國際媒體普遍把台灣定位為「中國叛離的一省」(a renegade province of China),國際組織不接受台灣做為主權國家,國際上普遍不給與台灣外交承認。台灣要努力的不是去「建立跟國際接軌的主權觀」,而是要打一場法律戰,努力讓國際社會理解跟接受:台灣的現狀是一九五二年「舊金山和約」生效後的延續狀態─意即「台灣不屬於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不管台灣是否已具備國格」。
中國是客觀存在的大國,處心積慮要以武力終結「舊金山和約」這個國際條約的法律效力。台灣獨立建國的契機在「舊金山和約」,同時也存在於美、中戰略對抗的夾縫裡。歷史的契機稍縱即逝!
蔡英文說:「『重新思考對中國政權外交,建立新的中國論述』,在不妨礙兩岸經貿交流下,取得『守護台灣主權』與『發展新中國論述』間的平衡。」
筆者認為,這樣的思考是有問題的。民進黨應該做的是,如何在「舊金山和約」的法律架構裡,向台灣人民和國際社會重申台灣獨立建國的路線,同時重新擘劃揉合建國路線與安全需要的台灣經濟發展大戰略,以爭取台灣人民的認同及國際社會的支持。
要超越台灣與中國的相對格局,若是仍舊困於「取得『守護台灣主權』與『發展新中國論述』間的平衡」的問題,蔡英文恐怕是屬於「過去」, 而不是「未來」!(作者為美國「台灣公共政策諮議會」研究員暨北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
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